但戰爭一事,本就是虛虛實實,迷惑視聽。

故孫子曰:“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此刻趙雲笑意儒雅從容,其身邊親衛皆疑惑不已,長安城境內究竟有沒有上萬甲士?

趙雲自然不會為手下將士解答疑惑,從容說道:“傳某軍令,令校尉士孫瑞暫統長安內外城防。令校尉魏傑、第五儁各統兵一千,跟隨我部千人出城。”

親衛們立即挺胸應諾,擊鼓點兵。

鷹揚大軍皆在營中待命,幾乎是頃刻間便已集結完畢。

此時親兵們才一臉疑惑的聚集到趙雲身邊,問道:“校尉,吾等這是前往何處?”

趙雲已換上一身鐵甲,腰掛長劍,手提長槊,丰神俊秀,英氣逼人,眉頭一挑,理所當然的說道:“何時鷹揚將軍府還需等別人打上門來?當然是去攻打梁興大營。”

率部抵達的魏傑走到趙雲身邊,擔憂的問道:“攻打梁興大營?不理梁興五千大軍?萬一梁興引兵攻擊長安該如何是好?”

此時三千大軍已列陣完成,軍列森嚴,旌旗招展,長矛如林,氣勢威嚴雄壯。

趙雲從容一笑,跨上戰馬,說道:“有此三千甲士足以震懾一切暗中宵小。梁興尚不如呂布,既無冠絕三軍之勇,亦無英奇之略。彼輩見吾等攻打其營,必然心中驚懼,不敢判定長安守軍名數。倉促決斷後,必然會倉皇回援!”

眾人紛紛覺得趙雲言之有理,被其說服。

隨後趙雲意氣風發的揮手,說道:“全軍開拔,隨某一戰可滅敵軍!”

誠如趙雲所言,三千甲具精良、訓練有素的精銳步騎已是一支非常可觀的軍力。

歷史上袁術遣大將紀靈統兵三萬攻劉備於小沛。呂布前去勸和只帶了步兵千、騎二百,便嚇得紀靈等人,皆斂兵不敢復攻。

趙雲率領三千精銳步騎,旌旗招展,出長安,過渭橋一路向北很快抵達渭水附近,大軍沒有任何猶豫,便渡過了渭河,進入左馮翊境內。

這份堅定、果決與迅如雷霆,很快便被關中諸將的斥候探察到。

關中諸將們紛紛按兵不動,在暗中觀察戰場形勢,探查長安虛實。一旦確定趙雲是虛張聲勢,擺空城計,便主力齊出,到長安盡情劫掠一番。

鷹揚將軍府的富庶,天下皆知。劫掠一次,足以奢侈享受數年。

至於盟約?在利益面前,那還不如茅房裡的廁籌。

梁興便是諸將透過利益交易,推選出來試探的棋子。各勢力給足了梁興好處,才成功將其說動,第一個引兵南下,試探虛實。

趙雲雷厲風行的渡過了渭河,試探的第一道難題便擺在了梁興面前。

究竟要不要渡過渭河?繼續向長安進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