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者,審驗賬簿,核實資料。審查稅政司收稅明細,核實府庫司倉儲實數,度支司規劃、執行詳情。”

張瑞從頭到尾認真想了一遍,從徵稅的稅政司、到儲存的府庫司,以及量入為出、編撰預算的度支司,到最後負責稽核查驗、督查政務的審計司。流程順暢,周備齊全。

能設計出這樣一套完整、嚴格的徵稅、倉儲制度,已足見審配之才幹。

荀彧說審配專而無謀。在張瑞看來,這完全不叫缺點。畢竟不是每個文臣的長處都在於出謀劃策。

因為審配專而獨斷、慷慨忠烈,完全可以讓他掌握行政大權,做很多主君不適合出面做的事情。

便比如此次的比曹改制。

中間審查舊賬、清點庫存、劃分權責、設立法度,不知道觸動了多少官僚、胥吏的權柄蛋糕和腐敗根底,打擊了多少豪商、大族的利益。

以富商、大族為徵稅重點的兩稅法,張瑞從頭到尾亦未參與,完全是由審配一手策劃完成。張瑞本人一直躲在幕後。

當今歲七月正式實行的時候,無數豪族、富商都會在背後大罵審配,想盡一切辦法除掉審配。

民間不滿情緒的第一宣洩目標在審配身上。豪族們覺得是審配這奸臣提出此種政令,只要將其聲名抹黑,令鷹揚將軍厭惡其人,必然會人亡政息,取消審配所施行的一切政令。

張瑞此時只要裝作糊塗,便能保下審配,繼續推行兩稅法。

如果民間怨氣實在太大,便將審配調入監察曹司。換一個忠誠、可靠的文臣繼續負責民部事宜。

無論軍事戰爭還是政治鬥爭都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當反對者,強勢絆倒了兩三位民部主事,即便在此時發現張瑞才是幕後主使者,亦沒有銳氣再繼續折騰了。

當然,這只是最糟糕的情況。

事實上,張瑞覺得,這些豪族、富商是否敢頂著雄烈專橫的審配一身權威,去反對兩稅法都是很大疑問。

一身輕鬆的張瑞問道:“審長史,民部事關軍國根本,又是君一手組建,便由君出任民部首任中郎如何?”

這是重用與信賴,審配並未推辭,只是問道:“府中司馬由誰繼任?”

“孤尚未思慮妥當,正南可有推薦?”

審配想了想,說道:“裴潛為人材博、平恆貞幹、兼知文武、威震胡虜,某以為其足以充任府中長史。”

裴潛首次出仕便擔任廣武縣長,當地西鄰西河郡,有大量胡虜流竄,但裴潛一直處置公允,威震胡虜。

倒的確是最適合推進自己計謀的人選,還在審配之上。有裴潛相助,安置十萬戶旱災流民,將會更加順暢。

於是張瑞鄭重點頭,說道:“明日孤便提拔裴潛為鷹揚將軍府長史。”

在離去之前,審配說道:“主公,裴潛掌管府中諸事尚需一段時日,莫如某去職前,為主公概述一番鷹揚將軍府治下詳情?”

關於鷹揚將軍府治下如今發展到何種地步,張瑞還真是有段時間並未關注,聞言興致頗高,說的:“且為孤詳述一番。”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