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流水線生產(第1/2頁)
章節報錯
月產一兩百?
一年才一兩千。
對這個數字,張瑞極為不滿。
即便翻倍,每年三四千,想為全軍換裝亦長達十年。
而且這還沒算上磨損,弓弩一場大戰射箭無數,怎麼也不可能沒有磨損。
關於提高神臂弓產量,張瑞不打算再投入更多的工匠了,既浪費人力,又容易洩密。
思考了片刻,張瑞說道:“調整工匠作業模式,改為流水線生產。”
關於流水線生產,張瑞本來是打算與裴琚商量,提高鐵甲產能的。
只是被討董大戰給耽擱,還沒機會與裴琚詳談。
如今神臂弓問世,遠比鐵甲更適合流水線生產模式。
張瑞便指著馬鈞手中游標卡尺,認真嚴肅的說道:“關於生產神臂弓,無需強求所有工匠都能獨立完成所有步驟,製作一張完整的神臂弓。其一,效率低下。其二,人多容易洩密,被其他諸侯仿造。”
“既有新莽銅卡尺,便將神臂弓拆分為數十個部件,精細標註每個部件尺寸,令工匠專司生產一個部件。嚴禁彼此之間互相詢問部件造型、尺寸,違者立斬!揭發詢問者,賞之。”
“最後選擇值得信賴之人,在密閉房間,由士卒監視完成組裝。重點監視這些負責組裝的工匠,嚴防其他諸侯與其接觸。”
馬鈞思索了片刻發出驚歎不已的聲音:“主公此法絕妙!生產部件之工匠只知其中之一,似盲人摸象,完全不知所造之物組裝完成究竟是何模樣。而組裝之匠人,則完全不知部件尺寸,難以仿造。而且只需重點監視這批工匠,便可杜絕洩密。”
還有一點馬鈞沒有想到,那就是以這種生產方式。一個普通工匠亦能一天生產數十上百個部件,能極大的提高神臂弓產能。
關於這點,張瑞必須要感謝穿越先驅王莽,沒有他發明的遊標卡尺,張瑞想精細化模組生產,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馬先生回河東之後可立即著手安排生產神臂弓,同時在科學院內大力推廣流水線生產,提高神臂弓與鐵甲產量。”
馬鈞拱手,說道:“必不負主公所託。”
隨後張瑞便派出謝玄親自領鐵騎送馬鈞返回風陵渡。
張瑞則再次返回太華山腳下觀戰,此時已有三百甲士整裝待發。
除了三百甲士,隊伍後方還跟隨了數十名身穿皮甲的青壯。數百人身上都揹負了床弩的組裝部件,準備在山上組裝三弓床弩。
張瑞對賈詡問道:“此戰何人指揮?”
賈詡回道:“乃是軍侯龐德輪值,值此關鍵之戰,是否考慮更換一名校尉?”
“無需如此,便將此重任託付於龐德!”張瑞斬釘截鐵的說道:“且將其喚來,孤親自激勵,為其壯行。”
龐德歷史上常陷陳卻敵,勇毅冠絕三軍。正是打這種血戰、硬戰的上佳人選。
很快龐德便抵達張瑞身前,此時龐德內覆皮甲,外披重鎧,看起來分外雄壯。見到張瑞後主動拱手行禮說道:“拜見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