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如今仍然安然無恙,便證明洛陽城中的守軍足以震懾百官。

強令段文渡河圍攻洛陽,大機率會全軍覆沒。

張瑞對自己的氣運很有自知之明,不敢賭那萬分之一的機率。只得苦笑著吩咐道:“既然洛陽空虛,便調河內守軍前往關中參戰。”

這一刻張瑞有些理解為什麼諸葛亮不同意奇襲子午谷了。

全軍只有數萬人,一旦偷襲不成,萬餘人盡皆折損,對整個勢力都是難以承受之重。

隨後張瑞問道:“賈司馬,如今我軍可用之師情況如何?”

“關中共有大軍三萬兩千人,除揚武中郎將所部萬人佈防於華陰沿線外,右扶風境內共有大軍一萬四千人,武關守軍三千人,風陵渡守軍五千人。

“其中風陵渡在華陰之東,渡過大河數里便可威脅敵軍側翼。然此地河灘狹隘,擺不下大軍,每次出兵最多兩千餘人。只可做偏師,不能決勝負。可調兵三千前往關中彙集。武關守軍亦可調兵兩千。”

“如今可用之師只有一萬九千人。”

長安至少要留數千兵力穩定後方,也就是說自己最多能率領一萬五千人前往華陰,卻要對陣六萬董卓大軍?

這仗還怎麼打?

若是讓張瑞指揮,眾人便可洗乾淨脖子等董卓來砍了。

好在幕府之中人才濟濟,沮授為張瑞分析道:“戰場之事當臨機應變,不可墨守成規。”

“如今我軍兵精糧足,勢在久戰,以待時變,敵軍自潰。”

“然術卻在急攻。大軍必須雷厲風行,迅速收復潼關險隘。憑此據守,方能成久戰之勢。”

張瑞點了點頭,大概理解。意思是戰略上要穩重,不能急於決戰,以拖待變。戰術上卻要迅如雷霆,急速進軍,將賊寇趕至潼關以東。

隨後張瑞便吩咐道:“如此全軍依次向長安開拔。關中諸將所提要求亦正常交易。鐵騎封鎖華陰沿線,不允任何人通行,敢私渡出境者,無需審訊,就地處決。杜絕一切探子傳遞情報。”

“諾!”

只要關中諸將得不到具體的情報,必然不會徹底翻臉。至於些許試探,強硬打回去即可。

留守長安的必須是一名驍勇悍將,能以少勝多,殺伐果決。

思慮了許久,張瑞決定將這個位置交給趙雲。

趙雲本身就才幹不俗,在張瑞的逼迫下又苦讀段熲所著兵書,有這種實力,對付梁興、成宜之流必不在話下。

除了武將,長安作為鷹揚將軍府新的治所,又擔負供給前線大軍之責,亦需要一名能臣統籌管理。

張瑞便吩咐道:“長史審配留守長安,總督關中政務。”

歷史上官渡之戰,袁紹的後勤補給線遠比曹操更加漫長,審配卻能保證糧草供給穩定,其才幹可見一般。

但是也正因為其武斷關押許攸家人,導致許攸叛變。

對此張瑞不得不防,強調道:“使有司各司其職,一切按律行事。”

如果律法如此,即便張瑞亦會按律辦事,就算發生惡果,那也是無可奈何,怨不得審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