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貸糧三十萬(第2/2頁)
章節報錯
聞言,張瑞重重的嘆了口氣。
比曹業務梳理已是刻不容緩!
漢室給了比曹太多的權利,又在郡國設立郡丞,導致比曹掾與郡丞互相爭權奪利。
整個比曹一片混亂。
這麼大的隱患竟然沒有發現。
能臣!
能臣在哪個曹司都是急需的。
若比曹掾還是裴潛,斷然不會出現這麼大的疏忽。
崔琳連忙起身告罪。
張瑞擺了擺手,說道:“而後功曹會考核功過。今日不論往事,便只談工農商何以為重?”
崔琳入座後,荀興繼續說道:“古人言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太原、河東有今日之繁盛,離不開兩郡工商之力。眼前便有數萬戶百姓仰仗工商而活。某以為工商繁茂,斷不可輕廢!”
眾人還未有所反應,張瑞立即撫掌,說道:“荀功曹金玉良言,功在社稷,利在萬民!”
一唱一和,瞬間將議題定下。
徹底堵死了所有人提議重本抑末的可能。
事實上荀興種種反常的舉動完全是得到了張瑞的授意。
但其表現之精彩確實出乎了張瑞的意料。
張瑞不想在重農還是重工商之間來回扯皮,便指示荀興主動提出重視工商的理念。
以荀興的阿諛諂媚,哪在乎抑商還是重商,只要主公吩咐的,一絲不苟去執行便足夠了。主公的信賴才是一切之根本。
如今議題已定,如果沒有人剛愎頑固,一定要與鷹揚將軍作對,就只能在這個方向集思廣益。
在決斷這方面,張瑞覺得哪怕一個不是很明智的決斷也比猶豫不決要強上許多。
為人主者,可以不聰慧,可以不勤奮,但一定要有決斷的能力,並堅持決斷的意志。
哪怕是一個不明智的決斷,如果萬眾一心,群策群力,也有可能轉害為利。
但如果猶豫不決,朝令夕改,那隻會導致萬劫不復。
這方面太原文武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習慣。
當張瑞下定決心後,便少有人會再勸。
反倒會集思廣益,以實現目標。
聚焦到眼前的工農之爭,金曹掾國淵最有發言的權利。
究竟工商之事,能否富國強兵?能否使百姓安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