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才舉行第二年,便出現舞弊現象。

看來即便在蓬勃發展的新生政權中,貪汙腐敗也不能避免。

設立御史、錦衣衛等監察機構已勢在必行。

如果全靠官員自覺,那麼這些官吏能自覺的將整個鷹揚將軍府的國器搬回自己家去。

張瑞品嚐美食的興致頓時散盡,便扔下雙箸,起身離開酒館,語氣冰冷的對王機說道:“這便是王縣君麾下良吏!爾自行處置吧!”

在一旁早已全身冷汗、坐立不安的王機連忙起身,躬身行禮,恭送張瑞離去。

十幾名高大魁梧的侍衛擁簇著張瑞離去。

經過李懋身邊,有人眼神憐憫的拍了拍一臉莫名其妙的李懋的肩膀。

直到張瑞離去,在坐席上不顯眼的王機才舒了口氣,走到李懋身邊,咬牙切齒的說道:“汝這豎子!整個提學有司都被汝害慘了!”

晉陽縣令王機李懋還是認識的。

只是王機未穿黑袍,只一身便服,李懋一直未能認出來。

而且這正是白天繁忙的時候,王縣君不再縣衙執勤理政,怎麼會出現在酒肆當中?

這實在太不符合常理了。

想到自己竟然當著王機的面口出狂言,李懋頓時全身冷汗。

連忙解釋道:“王縣君,某剛才所言都是氣話,當不得真!”

王機恨不得一腳踹死這個豎子。

就算某相信,鷹揚將軍能相信嗎?

因為一介豎子,又不知要掀起怎樣的滔天巨浪!

然而走出酒肆的張瑞卻並未立即與一眾官僚商討監察制度。

來到亂世兩年,張瑞雖然有時候會比較憊懶,但心性著實長進了許多。

至少不會像當初一樣毛毛躁躁。

如今要給所有官吏套上枷鎖。這種事,無論出於何種目的考慮,都會引起所有官吏的反感。

所以,此事必然不能由張瑞本人主動提出。

作為主君,需要做的是平衡手下。

十分忌諱將百官的仇恨直接吸引到自己身上。

若由官僚主動提出,那設立監察制度這件事,便不是主君與官僚的階級敵對。而是官僚內部的矛盾糾紛。

每個合格的皇帝都有幾個黑手套,去做一些自己不合適做的事情。

關於設立監察制度這方面,張瑞已經有了幾個人選。

剩下的就是如何鼓勵幾人主動提出監察之事。

只要肯下重賞,想必很多人都願意為王前驅。

而且張瑞對監察制度心中已經有了大體的規劃,這方面大漢、大明都有成熟的模板。

只缺官僚具體完善細節,從而因地制宜的套用到鷹揚將軍治下。

一行人在官市裡又觀覽了不久,鷹揚將軍府長史審配便帶著比曹官吏來到眾人面前。

如今審配實在是有太多事情要忙,既要切割鷹揚將軍府與兩郡政務的交集重合,又要梳理比曹業務,新建稅務曹司。還要督促《武經總要》編撰。

整個人恨不得分出三頭六臂來。

所以每天都是腳步匆忙,走路帶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