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重建長安(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今張瑞將長安視作自己最重要的稱霸之基,絕不能忍受有人挖自己牆角。而且張瑞有意重建長安,重現那個輝煌、夢幻的千年古都。
不論是清查戶籍還是重建長安,都需要一個能臣。
不,是一群能臣!
張瑞乃說道:“遷從事中郎袁渙為長安令,全權清查隱匿戶籍、田籍,妥善安置流民、百姓。”
長安令雖然只是一名縣令,權責不如鷹揚將軍府從事中郎,但承擔著張瑞的所有期望,只要政績顯著,下一步必然高升京兆尹。
要知道京兆尹境內十縣,鷹揚大軍就只取了長安,其他長陵、陽唆、霸陵、杜陵、新豐、藍田、鄭縣、上雒、商縣九縣大軍必然會去攻打。
而鷹揚將軍府並未上表朝廷,任命京兆尹,所以長安令高升已是必然。
袁渙將有可能成為鷹揚將軍府所領第三位郡守,怎能不激動?立即拱手回道:“必不負主公所託,殫精竭慮,以使長安政治清明。”
重建長安輝煌只靠長安令一個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張瑞便吩咐道:“因群雄討董,殿試有所耽誤,今歲便在長安舉辦,公車送士子至長安赴考。昭告郡縣,從今往後,殿試皆在長安舉辦。”
殿試今後都在長安,幾乎就是宣佈長安將成為鷹揚將軍府新的治所。這一訊息將極大的吸引一些大族、富商前往長安定居。
鷹揚將軍府治下並不抑制工商,所以民間活力十足,有豪商、大族搬遷至長安,將極大的促進長安繁榮,興建起各式美輪美奐、富麗堂皇的建築。
關於修建長安,張瑞的做法與董卓歷史上有極大不同。
董卓急功近利,幾乎是全憑藉官府之力,承擔了所有工程,從城牆到宮殿,再到城內一百六十個閭里,長安九市以及道路、排水系統。
這麼巨大的工程使財富消耗靡重。董卓縱兵搶劫洛陽貴戚富室的金帛財產不足用,又派遣呂布發諸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寶。種種毫無底線的獸行斂取了大量財富後還是未修建好長安,又熔鑄始皇十二金人,以為資用。
河東、太原雖然富裕,但張瑞自度論財富還是比不上暴行過後的董卓。
讓鷹揚將軍府一力承擔重建長安的費用支出,本來稍顯富足的財政將會直接破產。
所以張瑞的方案是,城牆、道路以及排水由官府興建,閭里、市肆等民用建築完全交由民間興建。至於宮殿區域,只能空出土地,留待日後了。
這麼複雜的工程,如果各行其是,重建長安之事能亂成一團。
必須由官府統籌規劃,匯聚各方之力,以善其事。
張瑞便說道:“任命裴輯為將作監長丞,組建長安將作監。徵調能臣幹吏,能工巧匠,重建長安城!”
裴輯即當初裴俊所舉裴氏孝廉,乃裴潛三弟。歷史上為裴氏東眷之祖,出任曹魏工部尚書,因為好格物,被張瑞所重,一直留在身邊,擔任裴琚副手。
如今要重建長安,這位歷史上的工部尚書終於被委以重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