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士子豪邁(第2/2頁)
章節報錯
邊讓到雒陽後,何進任命其為令史。何進設禮接見邊讓,邊讓既能善於占射,又能辭對,當時賓客滿堂,無人不被邊讓的風采所傾倒。司徒府掾吏孔融、王朗都一起向其遞交名刺,以求結交。
但這些風采皆不足為道。其活一世最重要的意義便是為了死亡時那最驚豔綻放的一幕。
其一生大概可以寫一本書,叫做“我死後超兇!”
天下大亂後,邊讓拋棄九江太守的官位,逃回故鄉陳留。
曹操佔領兗州後,邊讓仗著自己的才氣,不把曹操放在眼裡,多次輕視和貶低曹操。
於是被曹操下令地方有司官吏就地格殺!
曹操一生殺人無數。剛剛在徐州屠殺了數十萬的百姓,天下人卻不覺有異,仍然認為他是英雄。
再多殺區區一人,曹操完全未放在心上。
結果殺了數十萬平民百姓沒有引起天下人厭惡,卻只因殺了名士邊讓,導致整個兗州士族怨憤!
全兗州舉州皆反,叛從呂布。
曹操麾下只剩夏侯惇、荀彧、程昱死守住的三個縣城。
邊讓以自己身死,讓曹操終於品嚐到濫殺的惡果,處於眾叛親離的慘境。
袁紹討伐曹操,檄文中的一條重罪便是曹操無故殺害名士邊讓。
師從這種大儒的弟子,恐怕也不是尋常人,張瑞便開口問道:“不知足下名諱?”
當面計程車子回道:“在下河內郡脩武縣學子,楊俊,字季才。”
隨後其一指左側士子,說道:“此乃某同縣鄉人,張範字公儀。其祖父為故司徒張公諱歆。”
又一指右側士子說道:“此乃河內溫縣人,司馬芝,字子華。”
楊俊這個名字……真的是從古至今,都流行常見的組合。
後世自己就有三四個同學叫楊俊。
雖說這個名字平凡,但楊俊這個人可是一點都不平凡!
其人與裴潛並傳。
陳壽給出的評價為“楊俊人倫行義,杜襲溫粹識統,趙儼剛毅有度,裴潛平恆貞幹,皆一世之美士也。”
一世之美士。
想想趙儼、裴潛都是怎樣的風雲人物,便可知曉楊俊之才幹。
張範則是與邴原齊名。每當曹操出外征戰,便會留張範及邴原留在本地,與曹丕一同守衛鄴城。並囑咐曹丕:“若有所舉動必須向這兩個人諮詢。”
最後的司馬芝則最是張瑞最欣賞的那種人才。既廉且賢。是魏國曆任河南尹中最傑出的清正官員。無論才幹還是清廉,沒有任何一任河南尹能與司馬芝相提並論。
出身司馬家的司馬芝並不是家族嫡系,與司馬八達更是毫無瓜葛。而是旁系後裔。聲名不顯,並不如司馬朗出名。
但楊俊卻認為司馬芝在治理天下的才能遠在司馬朗之上。
後來果然如此。
歷史上司馬芝的施政方針與張瑞理念極為契合。
其打擊豪強隱匿戶籍,重視農業發展,又執法公正嚴明。甚至魏國曹洪的奶媽因為淫祀被捕,魏國當朝太后卞太后求情都不允。
科考的出現,對司馬芝這種無緣被舉薦孝廉、茂才的世族旁系子弟而言,實乃天下第一仁政。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