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為天下先(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殿瞬間針落可聞。
隨後張瑞揮了揮手,說道:“由鷹揚將軍府司馬賈詡為君等闡述此次討賊部署。”
賈詡內心激盪,深呼吸一口氣。在半年前自己還是名不見經傳的無名小卒。朝生暮死,無人會多看一眼。
可自從投效鷹揚將軍府,便被引為有當世子房,賦予重任,總領軍機。
短短數月而已,便有機會指揮排程這精銳剽悍的三軍將校。
鷹揚將軍誠可謂以國士待己,自己又怎敢不以國士報之!
就讓自己在今日一鳴驚人,以報鷹揚將軍知遇之恩。
隨後賈詡從容走到地圖下方,面向在座的無數文武將校,從容說道:“兵者,國之大事也!不可輕動。征戰之要,必先勝後戰!”
先勝後戰!
可謂一言而概《孫子兵法》之精要。
張瑞有茅塞頓開之感。
這不正是太原大軍歷來的作戰風格嗎?
與敵為戰,從不莽撞發起決戰,而是耐心等待,等待己方援軍,等待敵方破綻。
無論是沾縣對陣李大目,還是聞喜鏖戰白波軍。每次都是等到己方勝券在握,才發起決戰,一擊潰敵。
直到賈詡今日精準果決的提出“先勝後戰”的作戰指導,張瑞才恍然大悟。
這就是自己追求的兵法正道!
這就是自己的智囊軍師,吾之子房!
張瑞率先撫掌,隨後大殿內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僅是開場奠定基調之言,賈詡便一鳴驚人,博得了所有將士的認可。
有這種胸懷與智略的參軍司馬,眾將士只管聽令殺敵,必能報以凱旋!
良久掌聲才漸漸停息。
賈詡手持一根長杆,指向地圖上的各處:“此次主公為天下先,興兵討賊,得天下之助,吾道不孤!”
隨後賈詡指向西河郡,說道:“護匈奴中郎將王公,深受國恩,率先響應,爰舉義旗。已派遣五千鐵騎進入晉陽,與吾等同住同行,尊奉鷹揚將軍號令。”
隨後賈詡指向大殿一角,在彼處數十名身穿絳紅色戰袍的漢軍將官圍坐一處。
被一群殺氣四溢的驕兵悍將注視著,幾十名漢軍將官連忙起身,向眾人拱手行禮。
待雙方見禮後,賈詡語氣振奮,說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詩經·秦風·無衣》實在是在合適不過當下的場面,慷慨雄壯、感情激昂,能快速調動將士們心中的豪邁,拉近同袍之誼。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今後雙方將士便生死與共、朝夕相處了,數萬將士彼此背靠背為戰,守望相助。
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征戰,為同一個軍令而奮勇浴血,為共同的勝利而歡呼慶祝。
這種同袍情誼對鷹揚大軍而言只是好感提升,對護匈奴中郎將大軍卻像是雪中送炭,定海神針。
五千將士驟然來到一個陌生的地域,接受陌生將軍的指揮、排程,心中怎能不彷徨。
如今對方上至鷹揚將軍,下至基層軍官,上下一心,以《無衣》相贈,這必然是真心以同袍之誼待之。
如果不然,不會如此堂而皇之的宣告。
否則將來食言而肥,鷹揚將軍府有何威信可言,如何面對底層將士異樣的眼光?
護匈奴中郎將所部五千將士,必然不會被歧視對待!
五千熱忱漢子的熱血奉獻不會被辜負!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