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樣家財就只能保住一半了。

因為官府不允許一家中有兩個青壯勞力。若招募女婿上門。兒子必須分家另立戶籍。

分給兒子的那部分田產全要如數繳納賦稅。

但能保住一半也是好的呀!

張瑞無奈一笑。

確實沒想到有朝一日率先領悟自己教育致富理念的居然是那群一直與自己為敵的豪強。

張瑞便看向郗慮,問道:“此事爾曹如何看待?”

郗慮態度堅決,說道:“提學有司皆以為此乃利國利民之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若無利益驅使,豪族怎會如此狂熱於大興教化?固然其本意為逃避賦稅,但教育之舉於民有利,其子血灑沙場亦於國有功。”

其子血灑沙場,亦於國有功!

這句話彷彿振聾發聵。

張瑞心情久久激盪。

一直以來是否自己對豪族抱有了太大的成見?

趨利避害,本就是人之本性。

即便對方有逃避賦稅的本心,那也是派出了家中獨子血戰沙場換回來的功勳!

其家族對國有功,一切的減免都是家中子嗣忍受苦難、血汗廝殺應得的獎勵。

不能因為良家子家中良田數百畝,自己就信賴有加。

而豪族子弟,家中良田過千,自己就無視了對方的血汗與犧牲!

他們的功勳一般無二,他們的忠誠同樣感人肺腑!

在他們家族子弟應徵入伍期間,免除賦稅乃是將門特權。

這不正是將門支援自己的原因嗎?

嚴格律法森嚴,也應該在其家族子弟退伍之後。

而不是徹底堵塞豪族轉變為將門之路。

而且誠如郗慮所言,豪族興辦教育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既可以減輕官府的財政壓力,又可以提高教育水平,使大量百姓受惠。

相比於在原來蛋糕上斤斤計較,張瑞還是更傾向於提高生產力水平,做大蛋糕,使所有人受惠。

教育致富,是張瑞最認可的理念。為此,其他方面都可以稍微讓路。

政治本來就是一個博弈、取捨的過程。

既然豪族如今對家國天下的益處遠遠超過其損害。

張瑞便默許了其一些規則內的行為,合理合法的去爭取減免。

減稅、免稅本就是官府鼓勵、引導民間資本的一項利器。

只要不是惡意逃稅,官府不會針對。

這種引導,將會在未來幾年獲得爆發式的回報!

年年有大量識文斷字,通曉春秋大義的青年科考出仕,從軍入伍!

至於豪強設定的課程,張瑞並不打算更改。

習文尚武並非壞事。只有這樣將來才有出將入相的可能。

絕不能讓學子們變成後世書生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模樣!

絕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