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國士無雙(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說財富是激勵發明創造的最大動力!
重賞之下有沒有勇夫不好說,必然能湧現出一大批發明家!
科研成果就是用錢澆灌出來的!
科研投入的多少就決定了生產力水平的高低!
也就是河東府庫存錢不多了。不然張瑞絕對能再賞賜馬鈞一筆財富。
雖然賞錢不能再發了,但科研資金,自己可是剛剛調撥給了科學院五千萬錢。
於是張瑞對裴琚吩咐道:“調撥一千萬錢、百名助手給馬先生!令其立項改進綾機與連弩!”
說到馬先生的時候,張瑞一笑。
不知道為什麼,稱呼諸葛先生就毫無違和感,稱呼馬先生就很容易出戏,聯想到某位外星人粑粑。
不過眼前這位馬先生卻的確是一位造福諸夏苗裔的賢人。
名士傅玄曾稱讚他說:“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
但對這位舉國無雙的國士,曹魏卻始終不曾重用,只當其為一普通匠人。
馬鈞設計出一種軍國重器,卻遭到裴秀的譏笑和發難。
傅玄不得不勸說安鄉侯曹羲:“馬先生要製造的是國家之精器、軍隊之要用,只要費一點木材,用兩個人,就能製造,不妨試驗一下,反正木頭埋在地裡也是浪費。”
曹羲接受了這個建議,並把情況轉告給武安侯曹爽。但曹爽未予理睬。
但凡曹爽稍微對得起他的名字,豪爽一點點!
分配給馬鈞兩個壯丁,和幾根木頭。就又能得到一種軍國利器。
但沒辦法,自古以來華夏士大夫對發明創造這種事都是以奇淫巧技來看待的。
張瑞相信馬鈞定能不負眾望。
畢竟十二躡綾機歷史上就是馬鈞改進出來的,一舉使華夏紡織技術提升四五倍!
而太原、河東都在官府的強力推進下廣植桑樹。
如果馬鈞完善了綾機,那麼數年後,紡織品將成為鹽、鐵之後鷹揚將軍府第三大創收利器。
衣食住行,衣還排在首位。
曹魏甚至以布帛作為國家貨幣。
第一次工業革命也是從珍妮發明紡織機為開端。而不是眾人印象中的蒸汽機。
紡織業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而馬鈞作為發明大師,不僅僅在民生方面功勳卓著。
在軍工方面也是頗有建樹。
當年諸葛亮北伐時,連弩驚豔了整個曹魏。
士卒將戰場上撿到的連弩送給馬鈞觀看。彼時已垂垂老矣的馬鈞,仍能加以改進。
由此確定了其發明大師地位,與軍事家諸葛亮並冠於三國時期。
如今的孔明還是個熊孩子,不知何時才能成才。馬鈞卻陰差陽錯的隨三輔地區主官蓋勳來到了太原。
張瑞哪能不予以重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