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賈詡投降(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是張瑞笑容滿面的扶起這位漢末頂級謀士,說道:“吾得文和,如漢得子房!天下不足定也!”
周圍傳來一片驚悚的倒吸冷氣聲。
大漢四百年再無比這個更高的讚譽了。
子房乃是大漢留候張良的表字。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經達權變,庶乎算無遺策。在大漢立國的過程中居功甚偉,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能與留候相提並論者,其人該是怎樣不世出之其才!
賈詡亦愣在當場。
“有張良、陳平之奇!”
時隔多年,竟然再次聽到這個評價。恍惚間,賈詡感覺彷彿人生夢幻,舊夢一場。
自己年少時才幹不顯,世人莫知。只有漢陽名士閻忠驚歎,評價自己才比張良、陳平。
曾經為了這個評價,賈詡高興多年。
可是,後來的經歷卻幾乎磨平了賈詡的雄心壯志。
任憑自己才高八斗,但無人賞識,壯志難酬,意難平。
自從因病辭官離開京城返回故鄉姑臧後就再不得出仕。
明明滿腹奇謀妙計,卻只能以刀劍博取武職。
諷刺的是,就連這種不稱心的職位,自己能獲取,還是因為自己與中郎將牛輔乃是鄉黨,都是武威郡姑臧縣人。
還得感謝牛輔的任人唯親!
自己出生在建和元年(公元147年),當時的皇帝還是漢孝桓皇帝,主政的是大將軍竇武。到如今中平六年(189年),大漢孝靈皇帝都已經去世了。自己蹉跎歲月,虛度了三十三年,歷經兩代皇帝,竟還是斗食小吏。
甘羅十二歲為相、冠軍候十九歲升任驃騎將軍!而自己三十三歲還一事無成。
再回想當初閻忠評價,彷彿是鏡花水月,像是不真切的回憶。
可是時隔多年,自己竟然再次聽到了這句評價!
賈詡怎能不吃驚?
看著眼前木楞的中年男子,張瑞驚奇的抱臂,右手撫摸著自己的下巴,思考起來。
眼前這傢伙不太聰明的樣子呀!
真的是歷史上那個算無遺策、驚豔當世的毒士賈文和?
這一定就是傳說中的大智若愚!
成功說服了自己,張瑞再次展顏,笑著對賈詡說道:“拜請文和先生出任建義中郎將府參軍一職。”
參軍即參謀軍事、贊畫方略一職,這一職位本來是幕府私僚,只是後來逐漸被引入正式官職。
陶謙、孫堅都曾出任車騎將軍張溫帳下參軍。
而董卓亦曾在張溫帳下效力。
所以賈詡對參軍一職不算陌生,算是主君親信,職權大小全看主公如何差遣。
若是重用,可總領全軍。若是輕視,就只能端茶倒水,磨磨嘴皮。
賈詡那聰明絕頂的腦袋稍微一轉,便明白自己的時運與機遇今日齊至矣!
可謂大鵬一日同風起!
建義中郎將視自己為子房!怎能不重用!
功成名就即在今番!
於是賈詡立即恭敬行禮,宏聲說道:“詡,拜見主公!”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