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精銳之師,雙方將士怒吼著衝撞在一起,沒有什麼刀劍格擋可談,此刻所有人的動作與想法都是一樣,那就是更快、更準、更狠的將長矛捅進對方身體裡。

慘叫聲、哀嚎聲此刻不絕於耳。

密密麻麻的長矛攢刺如林,前排被刺倒,後排將士立即補上,誰也不肯退後半步。

一線將士比拼的是血性與勇氣,中軍指揮比拼的則是軍略與陣法。

太原大軍以多為勝,陣線寬度遠超西涼軍,左右兩翼的方陣接收到中軍指令,立即向前合圍。

交戰畫面就像一條直線逐漸變成u型,逐漸將西涼軍區區幾百人合圍在中間。

而完成合圍的重任則由趙雲親自擔之,五百餘親軍侍衛騎在趙雲的率領下徹底擊潰對方殘餘的區區百餘名西涼鐵騎,將口袋陣鎖死,實現了對西涼軍的團團合圍。

張瑞不知道牛輔軍中是否有曹天人那種鬼神莫當的恐怖存在,只帶區區幾十名騎兵就能在大軍團團合圍中將部下救出。

但想來以趙雲、謝玄之勇,應該不會允許這種別人在自己主公身上怒刷戰績的情況發生。

大軍團團合圍下,將對方斬盡殺絕就只剩下時間問題了。

但審配還是沒有放鬆警惕,中軍令旗不斷揮動。

便見趙雲親率十餘名親衛突然自正北衝入敵陣後方,並不急於廝殺而是筆直的向西南衝擊,以趙雲之驍勇,擋著盡被刺死馬下。

後方的步兵立即跟進,填滿鐵騎碾壓過的空隙。

待趙雲衝擊了十餘步的距離,敵陣最西北角的數十名士兵便被趙雲身後的步兵徹底分割在主力之外。

張瑞驚歎不已!

再不敢質疑古代兵法戰陣了。

這似曾相識的一幕,張瑞除了在《三國演義》中見過以外,就只在韓國防爆警察的演練影片中見過。

區區三十名防爆警察列成方陣,與上百名暴徒對峙。

採用的便是這種戰法,十名警察以縱隊突進,與第一排防爆警察形成夾角,隨後第一排警察突進,將大隊暴徒趕退數步。

處於夾角中被分割的暴徒便與眼前被隔離的西涼將士同樣處境。

所以國人沒必要妄自菲薄,祖宗的兵法、戰陣確實是軍事精華,而不是杜撰。即便兩千年後的現代化韓國依舊要採用華夏英傑千年前就熟練運用的陣法。

這種打法要求縱隊突擊的成員戰鬥素質要遠強於對方才行,不然無法實現對敵方的有效分割。

但顯然,趙雲足以擔此重任。

鐵騎遊弋於重重包圍的軍陣之外,以逸待勞,於突然中發起襲擊,攻敵不備。

反覆三次,敵陣已經是支離破碎。

張瑞在遠處觀戰,只感覺熱血賁張,忍不住為趙雲撫掌。

這位自己抱以厚望的軍神種子,兵法軍略才只是剛剛嶄露頭角,不足為道。但這所向披靡的驍勇善戰,的確是令人驚歎,可謂勇冠三軍。

就是不知道比之關羽、張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