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在設立牧場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兩大優勢。

其一是地廣人稀,偌大一個郡,人口只有五十多萬。即便這五十萬人,大部分還是來自其他各郡的流民和吸納的黑山降卒。

人口多集中在南部十縣,緊鄰大湖灌溉區。

所以太原的牧場設立在了北方陽曲縣境內。這裡北邊有雁門為屏障,抵擋住烏桓、鮮卑覬覦的目光。

西邊是廣武縣,當初裴潛第一次主政的地方,政通人和,且設有軍營。足以擋住西邊西河郡匈奴叛軍的劫掠。

東邊是慮虒縣和大山,不用考慮。南方是孟縣、晉陽,乃是太原腹地。

在安全性上可以放心。

另一大優勢則是,種馬眾多。

其他勢力想獲取種馬,多數要花費重金購買。

能上陣的戰馬都是被閹割過的。想在戰場上俘獲一匹種馬,那完全是異想天開。

但太原不同,太原的種馬除了少數是破滅烏桓部落時繳獲的,大部分都是歸化的胡族部落主動送上來的!

不要小瞧每個部落當中那三兩匹種馬,當歸化部落足夠多時,這積累的數量也是為數不少。

駿馬在軍隊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張瑞便問道:“太原牧場情況如何?”

崔琳額頭上瀝出些許冷汗,連忙翻看手中案牘,片刻後,找到牧場所在書頁,為張瑞介紹道:“太原牧場內有歸化牧民善養駿馬者六百餘人,設典牧都尉一人,由閻志擔任。牧場內養有種馬二百六十三匹,馬駒兩千餘匹,駿馬七千餘匹。馱馬一萬一千餘匹。”

“閻志是何人?”張瑞好奇的問道。

“閻志乃閻柔之弟,有博才,善蓄養。”

閻柔的弟弟?大概也是個青史留名的有才之士。這點張瑞倒是猜對了,歷史上鮮卑首領軻比能率三萬騎圍烏丸校尉田豫七日,正是閻志率兵過去解圍的。

張瑞便暫時不去關注此人,隨後問道:“駿馬七千餘匹卻是不少,來源何處?”

聞喜大戰的時候,張瑞麾下一萬八千大軍,一萬兩千徭役合計三萬人,戰馬才只有三千餘匹,這個比例還算正常,怎麼一轉眼多了四千餘匹戰馬?

七千匹戰馬!再多三千匹,自己就能恢復當初護匈奴中郎將,將萬騎北伐鮮卑的榮光了。

同是中郎將,自己這個土匪軍閥,論精銳程度,馬上就要趕上大漢精銳了。

崔琳解釋道:“這批戰馬主要出自南匈奴王庭。該部不戰而降,戰馬未受損傷。因河東沿線降雨,恐戰馬沾染痢疾,已隨太原大軍北歸。”

那就對得上了。

堂堂南匈奴王庭,數千匹戰馬還是有的。

張瑞便說道:“取出兩千匹交付金曹掾國淵。”

三河騎士尚有兩千戰馬的缺額。只能透過官市來解決。

這也是為什麼張瑞剛跟金曹開完會,馬上就找比曹議事的原因。

金曹給出的解決方案必須得有府庫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