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聞喜血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有軍官立即腳跟靠攏,挺直胸膛,重重的以拳捶胸,傳出整齊的金鐵碰撞聲。
片刻後,審配對一旁的張瑞問道:“主公可還有何吩咐?”
張瑞笑著放下茶杯,拍了拍手掌,對眾人鼓勵道:“可!諸君宜各自奮勇,早建功勳!”
“必不負主公重託!”
隨後張瑞打了個哈欠,就去後帳睡覺了。
至於這些人剛才究竟在激動什麼,張瑞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不是張瑞不務正業,而是自己已經率領眾人拿下如此優勢局面,作為主公該做的已經都做了。
具體事宜就應該交給那些專業人才來負責。
自己握髮吐哺,求賢若渴,才聚集了這麼多人才,不是當收藏品擺來看的。
而是要他們各盡其才,輔助自己成就不世偉業。
如果事事親為,還要他們幹嘛?
張瑞有時候的確很忙,但忙的重點在於接見俊傑賢才,聽取報告,以及做出決斷。
至於具體做事,張瑞從不過問。
當初在孟縣時,人才只有一個裴紹,那可真的是一切政務都壓在裴縣君一個人身上。
現在太原人才濟濟,張瑞更心安理得的將各種事物推出去。
大部分時間張瑞都很閒,半上午的時候懶洋洋的睡醒,看一眼昨天的功勳賞罰,作出批覆後,就一整天沒什麼事做了。
偶爾在哪一天會接見一下投靠的豪傑俊秀。
說起投靠太原的人,那真是五花八門,三教九流,什麼樣的都有。
因為張瑞從來沒掩飾自己的黑山軍背景,導致很多遠方的遊俠、逃犯都以為張瑞是一個取得漢室冊封的賊頭子。
為躲避漢室追捕,很多人逃竄進張瑞治下。這些人大部分無緣得見建義中郎將,倒是很多人成了賊曹掾的熟客。
河東、太原兩地的賊曹有司隔三差五的就上書訴苦。
為此裴紹一年內兩次向張瑞提議為賊曹增加吏員。
既想招納豪傑,又想保持治安,那唯一的辦法就是撥錢,增加治安經費。
好在河東、太原都富有鹽鐵,所以每次張瑞都是大筆一揮,批覆同意。
因為經常批覆,短短几個月張瑞的書法就突飛猛進,一個從未拿毛筆寫過字的宅男,現在揮墨間也是筆鋒蒼勁,劍氣縱橫。
但就只限於一個字“可!”
除了這個字,其他字跡都是鬆鬆垮垮,不忍直視。
麾下文武無數,除了荀興能一如既往的厚顏無恥,誇一句“主公書法之精妙,如鸞漂鳳泊!”
其他人在偶爾收到主公親手批覆的文書時,都很識趣的將文書掩藏在桌案的最下邊!
別問為什麼!
問就是“為尊者諱!”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