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立即應諾。

其實施恩不必每次都以利誘。人畢竟是感情動物,有時候一句隨口的關心效果堪比比黃金百鎰。

關切了一下裴紹的病情後,張瑞才向他正式諮詢政務,問道:“徭役動員的如何了?”

裴紹回道:“六月規劃要動員三萬徭役以搶收麥子,但河東各縣紛紛響應,歸順主公麾下。只餘聞喜一地尚有白波匪寇盤踞。田曹有司重新核算,只需一萬人便足以受用。尊主公之令,留有富餘,徵募徭役一萬兩千人,皆已在絳邑縣待命。”

張瑞滿意的點頭,說道:“如今已是七月,不宜再等。令郝昭、張濟、樊稠立即領兵南下,護送徭役前往聞喜。搶收聞喜全境之糧。令段文為主將,節制諸軍。”

郝昭、張濟、樊稠三人各自領兵都有兩千餘人,再加上聞喜縣境內的六千人,段文麾下大軍就有一萬兩千餘人了!指揮得當,下個月應該就能定勝負。

基本上河東如今需要重點關注的便只有這兩處。

只要疫情不蔓延,白波軍主力被擊潰。平穩的拿下河東便不在話下了。

其他大陽、蒲子縣的兩處敵軍已被團團圍住,勝利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有關此兩處,審配說道:“稟主公,您親征白波谷這幾日,大陽方向有徐榮與董卓的使者先後抵達,主公是否接見?”

“可曾讓彼二人互相見面?”

審配笑著說道:“某曾安排兩人遠遠見過一面。隨後下死令,衛士堅決不允二人走出房門,杜絕二人有任何交流。想必董卓使者定會有所猜疑。”

那是必然的。

任誰看見部將派使者與敵眾私下交流,都會忍不住猜疑。不管他是去求和也好,談判也好,哪怕是宣戰,叫罵。都會令主君產生嫌隙。

因為繞過主君私下與敵眾交流,怎麼看都是逾矩。

劉備,黃權那種君臣相知的典範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這種互相信任的人太少。

至少,太原文武對董卓的印象盡皆不佳,不信他是個寬宏大度的人。

於是張瑞說道:“那先請徐榮的使者過來吧。”

片刻後一名精悍的男子走進屋內,看見頭髮溼漉,披著被子的張瑞略微一愣,但還是很恭謹的拱手行禮,說道:“公孫巨拜見建義中郎將。”

複姓公孫,這不是個常見的姓氏。

張瑞便問道:“汝是幽州人?”

“張將軍慧眼如炬,巨乃幽州玄菟郡人。”

“可識公孫度?”

公孫巨頗感驚訝,建義中郎將怎會知曉萬里之外的人物?

只得坦誠回道:“度乃某之族人,性格剛烈,眥睚必報。”

張瑞莞爾一笑,漢末群雄的圈子可是真小,自己隨口一問而已,對方居然真的跟徐榮、公孫度有聯絡。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