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名將徐榮(第2/2頁)
章節報錯
是否會因為自己決斷與其提議相悖,而無所作為,或者從中掣肘。
房間內一時陷入沉寂,只剩下裴紹奮筆疾書的沙沙聲。
片刻後裴紹寫完通牒,奉於張瑞面前,問道:“主公,且觀之可否?”
張瑞一目十行的看完,回覆道:“可!”
裴紹立即躬身行禮,說道:“紹這便去選派信使,即刻發檄大陽。”
待裴紹離去,審配則拱手說道:“主公,既傳檄文,便不可不防範不虞。一旦大陽守軍枉顧太守府通牒,吾等需即刻立威立信,沿河西進。”
張瑞滿意的點頭。
審配還是那個慷慨忠烈的審配。能慷慨死節者,怎能不盡忠職守。
“當為之奈何?”
審配手指黃河,說道:“堂堂之陣,我太原大軍不弱於人。正面對壘大陽守軍,全靠將士奮勇。然吾等需謹防駐紮澠池的董卓所部。可令鐵騎沿河巡視,待敵半渡而擊之。”
張瑞轉而看向衛覬,問道:“可知大陽守將何人?”
衛覬拱手,恭敬的答道:“主將乃董卓女婿牛輔,副將為董卓麾下中郎將徐榮,似籍籍無名之輩。我大軍所憂者便是不知大陽境內守軍幾何。”
張瑞眉頭高聳。
事實正與衛覬所言截然相反。
大陽守軍有多少,張瑞完全不在乎。最多兩千而已。
董卓全軍上下只有五千人,後來董卓進京時,只帶了三千步騎。董卓自思兵少,便令部下夜間出城,白日則大張旗鼓的進城。如此數次,洛陽諸公皆以為董卓大軍人多勢眾。
所以大陽縣內的守軍最多兩千人。
張瑞如今手中可用的精銳步卒多達兩千四百餘人,即便不抽調其他戰線計程車卒,在人數上亦多於徐榮所部。
衛覬口中的籍籍無名之輩,敵軍副將徐榮,才是張瑞眼中的心腹大患。
漢末關東諸侯聯盟討董,各部逡巡不前,只有孫堅銳意猛進,連敗董卓麾下大軍。斬華雄,敗呂布,打得董卓大軍抱頭鼠竄,堪稱漢末戰神。
唯有徐榮能戰而勝之,讓孫堅幾乎喪命,引以為奇恥大辱。
隨後更是輕描淡寫的擊敗了曹操聯軍。
要知道當時曹操自身便有五千部曲,而張邈更是令衛茲分兵隨之,聯軍規模足有上萬人。
這上萬大軍由名將曹操指揮,卻被徐榮堂堂正正的對戰擊潰。
很多人覺得曹操手下是烏合之眾,不能顯示徐榮武略。
可就是這群烏合之眾,令徐榮誤判,以為酸棗聯軍盡如曹操所部驍勇善戰,放棄了進攻酸棗盟軍的打算。
這位名將連續擊敗曹操、孫堅兩位漢末一流名將後,還能勝不驕縱,保持頭腦冷靜。
張瑞怎能不慎重對待。
能與徐榮對壘的名將,張瑞麾下也不是沒有。
高順、段文、趙雲、張遼無一不是當世人傑。
可惜這些人都在其他戰線奮戰。
而眼下軍中可用的人才只剩下了郭淮。
這位曹魏名將,因力敵諸葛亮與姜維而被網友戲稱為郭天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