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有怠慢軍機者,必以十七禁令五十四斬,嚴明軍法,傳示三軍!”

“宣明軍紀!”

隨著張瑞話音落下,各部軍正列隊走至高臺之上,展開律令文書,聲音洪亮的齊呼:

“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二: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

十六:主掌錢糧,給賞之時阿私所親,使士卒結怨,此謂弊軍,犯者斬之。

十七: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謂誤軍,犯者斬之。”

一聲聲犯者斬之,在這肅殺的環境下不禁令人心頭劇震。

於是三軍肅然,莫不敢犯!

軍威既立,誓師已成。

迎著旭日東昇,張瑞意氣風發的拔出腰間利劍,用力的向前一揮,大吼道:“全軍開拔!”

三千虎賁轟然轉向。

數百鐵騎同時翻身上馬,鐵甲鏗鏘之聲令人熱血沸騰。

趙雲策馬奔至鐵騎佇列之前,揚聲下令道:“親軍侍衛騎,隨某出征!”

一聲令下,一直不動如山的鐵騎,立即奔湧如潮,風馳電掣的踏出營,獵獵旌旗在風中如雲招展。

這一刻,同樣的一幕在高都、陽阿、陭氏、介休同時上映。

數千名鐵騎高舉玄黑色旌旗,意氣風發的掀起了漫天的煙塵,奔赴向各自既定的戰略目標。

鐵騎之後是佇列嚴整的步兵方陣,鋼鐵之師高舉著如林的長矛,雪亮的矛刃在陽光下熠熠發光。

在方陣之旁,張瑞亦登上戰車,高坐於建義中郎將方能享配的麾蓋之下,謝玄持刀帶盾立於張瑞左側。右側則護衛著一名持弓豎矛的衛士,乃是從全軍挑選的勇武善射勇士,名叫李猛,是一名歸化烏桓人,由趙雲力薦,擔此重任。

在佇列的最後,是數以千計的牛車,浩浩蕩蕩的滿載著無數的糧秣物資。

此一戰,出動了太原所有的名將猛士,八成的精銳大軍,以及過半的物資底蘊。

絕不允許失敗!

戰車疾馳,春風迎面,入眼是滿目的旌旗鐵甲,入耳的是將士整齊的步履轟鳴聲。

張瑞此刻躊躇滿志,出動了這名多的名將勁旅,自己怎麼會輸?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