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對方就這樣輕而易舉的將太守職位拱手奉上。

篤定只要自己不煽動豪強,太原百姓必定會不離不棄。

荒唐至極,難道四百年大漢之餘恩,還比不上他張瑞治郡區區一載?

於是蓋勳慷慨應允,說道:“某既治縣,必公允無私,不偏不倚。凡境內官吏,有功者賞,有過者罰。不以門第、所屬而有所偏鄙。

“至於太原安寧,自是不用爾等多說。如今百姓安寧,某難道還會強奪百姓之田分與豪強?”

“某等且試行仁政。年末之時,吾與張公皆治郡一年。彼時吾二人各出一道政令,試看百姓尊誰之令。若尊吾政令,則爾等需解甲歸田。太原軍政事,吾一言決之。”

“若百姓遵從吾主之令,府君又當如何?”王凌緊盯著蓋勳問道。

蓋勳斬釘截鐵的說道:“則吾再不管太原軍事,軍政分離。軍兵之事皆有爾等定奪。”

王凌頗為意動,打算請示張瑞作何回覆。

劉勝卻斷然拒絕,說道:“天下事皆如府君之意?勝則吾等解甲歸田,敗則一如過往!若欲太原軍政分離,吾等大可不必大費周章。只需將府君攔於郡外,太原一切皆未曾改。”

“那依君之見,當為之奈何?”

劉勝回道:“為公允起見。府君若敗,則太原軍政事亦需由吾主一言以決之。”

蓋勳怫然大怒,問道:“若如此,朝廷何不任命爾等為太原太守?爾等還需吾入境做甚!”

雙方僵持難斷,孫資插言,說道:“府君可一言決斷。吾三人卻無臨機決斷之權,一切需稟明吾主。依府君之見,吾等豈能上報此等不公允之事?一旦拖延,府君治郡又有所延誤。何不直接公允處之,府君早日施政,鎖定勝局?”

蓋勳覺之此言有理,便不再爭辯,說道:“便依爾等之言。某若敗,則甘為一傀儡,任由爾等擺佈。”

於是三人起身,對蓋勳拱手行禮,說道:“若如此,吾等告辭,即日便將府君之言報與吾主。還請府君及早釋出告示,不改太原之政。”

“告示之事,無關今日之約。某稍後便動筆,即日公示。爾等無需擔憂。”

上百鐵甲護衛著三名曹掾緩緩離去。

此時傅巽親手解開士孫瑞身上繩索,轉而對蓋勳問道:“府君,何意竟如此設局?一群亂臣賊子亦配與君相約盟誓?”

蓋勳擺擺手,說道:“此舉難道不比陰結豪強,廝殺流血強上太多?吾等入郡不過半旬,生民便百去其一。若一味堅持,雙方兵戎相見,死傷的還是太原百姓。”

杜畿點頭稱善,說道:“明公此舉可謂仁。且豪強終難成大事,相見不過十數日,便被連根拔起數十戶。若彼輩足以成事,亦不至於太原全境淪陷。吾等寄希望於豪強,恐最終必身首異處。”

最重要的是,蓋勳麾下皆是能臣。無論蓋勳本人,還是杜畿、傅巽、傅幹、士孫瑞,第五儁,鹹精達事機,威恩兼著,能肅齊萬里。

眾人絕不相信傾己等之力,政績會弱於一群匪寇,爭不到太原民心。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