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初見王昶(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氏一眾長輩不知張瑞在車上巡視何事,便主動出口詢問:“將軍在尋何物?”
即便以張瑞臉皮之厚,亦不能承認自己登門拜訪第一件事便是惦記人家族中少女。
只得走下馬車,輕咳一聲,笑著說道:“久聞祁縣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某這便是在巡視其中龍鳳。有關賢才,王氏可有人選推薦於某?”
王氏即便有心想推薦族內賢才亦不可能直接開口,那會顯得王氏迫不及待想要從賊。
只得拋磚引玉,先推薦了幾名郡中賢才。
有人開口說道:“縣內有孫資,字彥龍。三歲喪雙親,由兄嫂撫養成人。曾入太學讀書,博才多學。子師為之驚歎,欲表其為孝廉,舉縣令。現如今正省親在家。”
孫資?
張瑞眉頭一揚,這傢伙張瑞可是太佩服了。
簡直三國時期的南山不老松。
從從王允舉薦他做縣令開始,歷任曹魏四朝重臣,掌機密三十餘年,經營庶事,勳著前朝。
最終與劉放一同力薦曹爽、司馬懿顧問朝政。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獨掌朝政,卻依舊對孫資十分倚重,請他官復原職。
近乎完整的經歷了漢魏晉三朝。
就衝他這長壽之道,張瑞亦決定招募此人。有時候活得久就是最大的優勢。
如今張瑞才17歲,即便將來爭霸之路不順,亦可退守幷州,熬也要熬死袁紹、曹操。
於是張瑞對謝玄吩咐道:“派一隊士卒跟隨王氏族人去請這位孫彥龍先生。全家送回孟縣。”
名義為請。
實則一群滿臉肅殺的武士衝進屋裡,二話不說便收拾行李,哪還容得說一個不字。
吩咐完,張瑞佯裝不悅,對王氏族人說道:“某聞王氏俊傑多頭角崢嶸,何故不引薦於某!莫不是瞧不上某這行伍之人?”
伏惟手中握刀者可以作威作福。
世代公卿之家的尊榮還是不敵近在咫尺的上千把鋼刀。
於是王氏族人只得說道:“正欲為將軍引薦。”
王允身在洛陽,王氏宗族便由其他族人代為打理。畢竟世代公卿,人才濟濟。
如今率領一眾王氏族人的便是一名中年男子。旁邊負責聯絡孟縣的族人便為張瑞介紹道:“此位便是太原王氏主事之人。王公諱澤,字季道,故代郡太守。”
果然不愧為公卿之家,一出面就是兩千石高官。
對方曾經主政一方,身份高貴,張瑞亦只好恭敬行禮,給足對方面子。
王澤亦不是不知進退之人,畢竟現在孟縣大軍就駐紮在榆次,與祁縣近在咫尺。
一旦惹怒對方,大軍朝發夕至。太原王氏必定損失慘重。
於是王澤連忙回禮,態度絲毫不顯傲慢。之後便為張瑞一一介紹王氏族中俊傑。
期間張瑞發現王澤身後一少年一直注視著自己,目光中帶著審視與疑惑。
張瑞便打斷王澤的介紹,問道:“王公身後少年何人?”
王澤向後看了一眼,便介紹道:“乃是犬子,名昶,年十七歲。”
王昶?
不會是那位持節都督荊豫二州軍事,官至驃騎將軍,守司空的文武全才吧?
這人在遊戲中各項資料比王凌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