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成矣!

名義上是兩不相幫。可明眼人一看便知,王氏這是向孟縣妥協了。

一旦,孟縣大軍盡取祁縣全境,王氏必然要依律繳納賦稅,遣散隱匿戶籍。

在其他豪強看來這便是預設了孟縣大軍可以南下盡取太原之地。是與孟縣站到了同一條戰線上。

如此張瑞才算志得意滿,不負此次親自動身南下祁縣。

既分化了南部八縣內部豪強,讓王氏遊離在外。

又招募到王昶、孫資兩位賢才。

除此之外,王氏族內俊傑透過科考而投效孟縣者不可勝數。

張瑞暗下決心,只等全克太原,便在全郡境內推行科考。

待張瑞返回榆次,立即下令張瑾所部沿湖東進,下祁縣。

高順所部沿湖西進,下大陵。

隨後張瑞返回晉陽,親自督兵圍困此堅城。

在此期間,張瑞接見了被將士強請來的祁縣俊才孫資。

孫資出身貧寒,並不在意世家大族追求的那些清名。

但為人剛毅正直,很是不屑張瑞強請他及兄嫂至孟縣一事。

即便張瑞強令他為慮虒縣令,他亦終日飲酒酣睡,不理政務。

其性格在一眾士人中最為剛烈。

與慮虒前任縣令荀興截然相反。

荀興已然高升,被任命為郡戶曹掾史,負責清查全郡戶籍,安置流民,勸課農桑。

張瑞如今亦算主政一方,需有威信。不能再學梁山好漢們動輒以對方家室相逼的下作手段。

再不負當初以王晨脅迫王凌時肆意妄為模樣。

對此,張瑞決定改換線路,曲線救國。

直接將孫資兄長孫質任命為郡督郵曹掾,負責替張瑞傳達教令,督察屬吏。

孫質的脾氣不似孫資一般剛烈。為了在孟縣有一份營生養家餬口,便接受了張瑞的任命。

其人才能一般,但勝在勤勤懇懇,從無怨言。

於是張瑞便派其巡視北部郡縣。

當孫質巡視到慮虒,便看到自己的親兄弟日上三竿還在府衙酣睡,各種案牘堆滿桌案。

便差人將其喚醒,二人坦誠交流。

得知自己弟弟心有芥蒂,不願為張瑞效力。孫質便要主動向張瑞請辭,無顏再擔任這督郵之職。

畢竟這督郵曹掾職責便是督察郡內百官,正本清源。如今自己兄弟放浪形骸,而自己不能督之。還有何顏面督察其他官吏。

孫資三歲喪父母雙親,由兄嫂撫養成人。視長兄如父,長嫂如母。

如今得見兄長樂得出仕,怎敢因自己私怨而耽誤兄長前程。又怎敢讓嫂子捨棄優渥生活,去田裡親自耕作。

當即堅決不允兄長辭去督郵之職。

躬身趴在桌案前奮筆疾書,半月累計之案牘,不足一個時辰便處理完成。

聞知此事,張瑞樂得大笑。

管你孫彥龍如何剛烈,進了孟縣還不是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讓處理政務張瑞不在行,可輪處理人才……

整個三國沒有人比張瑞更懂如何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