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秋收完成(第2/2頁)
章節報錯
高順軍略至偉,一戰定鼎孟縣山河穩固,眾將士自嘆不及。
唯有段文從軍以來,發於行伍,浴血廝殺得升屯長。悍勇奮命,一往無前被擢升軍侯。最後血肉山河,有死無生乃至校尉。
這一路走來,所有人都在這位校尉身上看到各種感人肺腑的品質,忠誠、無畏、堅毅與服從。
因其事蹟皆可模仿,其品質亦成為孟縣軍魂。
三軍將士無不以忠誠、無畏、堅毅、服從等品質為榮。
此次出兵三千五百,人數尚不及防禦呂布之戰。乃是孟縣再三考究確定的人數。
當初守孟縣,可謂是依城而戰,完全無後勤補給之憂。百姓又仰仗縣衙供給,人數並無限額。所以張瑞可以大手一揮,徵兵翻倍。
但如今大軍遠赴,征戰經年。就必須考慮糧秣轉運,來年春耕之事了。
七戶出一丁乃是縣衙眾文臣算計良久才得出的比例。既無後勤補給之憂,又不誤春耕。更不會引起民怨沸騰。
若無意外,日後孟縣軍籍便是常按此例了。
三軍人數略有減少,戰力卻再提新高。
三軍將士三千五百人,無一不是久經沙場,以一當十的老兵。
加之甲具愈發齊備。歷次繳獲加上五縣府庫的武備,導致甲具盈餘。人人皆披甲帶弓。
作為全軍精銳的高順所部更是有鐵鎧百具,漢弩三百,人人攜帶宿鐵長刀。
愈發有歷史上那支戰無不勝的陷陣營風采了。
此外張白騎所部鐵騎嚴選士卒,其中士卒有前漢軍騎兵、前黑山騎兵以及歸化烏桓人,俱是騎射如飛,又精練日久。完全不負幷州鐵騎盛名。
乃是張瑞手中克敵制勝、鼎定乾坤的最重要一張王牌。
如此精銳的三千五百人,張瑞有信心正面擊潰相同規模的漢軍精銳。
如果是黃巾、黑山之流的匪寇,即便對陣萬人亦不再話下。
如今坐擁五縣之地的張瑞已經算名副其實的一方巨寇,擁眾十餘萬。
差別只在於彼輩流寇老少皆兵,一群烏合之眾以量取勝。
孟縣則是精選士卒,武備齊全,走精兵路線。
若說張瑞對這支大軍還有什麼不滿意,那就是徵袍各種顏色,亂成一團。
士兵袍服都是各自從家帶來,沒有統一規格,就導致這支大軍花花綠綠,有損威嚴。
好在秋收過後,孟縣財政富裕,縣府已經在大量採購布匹,僱傭婦人,趕製徵袍,繡制旌旗。
顏色是張瑞親自指定的玄黑色。不為其他,就是覺得黑袍玄甲顯得威嚴氣派。
但一眾文武卻並不覺得主公意圖如此簡單。紛紛揣測黑為水德。而漢德屬火。
以水克火,主公心懷大志,欲取漢而代之。
張瑞聽聞之後亦不得不佩服手下人的腦洞之大。
自己真的只是覺得全軍盡著黑盔黑甲格外威嚴雄壯而已。讓後世宅男來選擇自己麾下勢力顏色,十個當中有五個以上會選擇黑色。
哪個會認真考慮五行之說?
不過看著手下人自以為猜中主公大志後,鬥志昂揚、意氣風發的模樣後,張瑞也懶得解釋,任由他們胡思亂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