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潛驚奇,問道:“廣武亦有雁門南逃之百姓,為何戶籍遠不如慮虒。”

“廣武西接西河郡,經過白波、南匈奴兩次劫掠,是故人口銳減。”

那總不能只劫掠廣武、陽曲,而放過慮虒吧?

就算慮虒位置偏遠了一點,想必叛軍不介意多費點功夫,跑上一趟。

肯定有什麼原因,是這傢伙沒有坦誠的。

眼見瞞不過去,荀興只好徹底交代。

大概這傢伙是不懂得什麼叫羞愧的。直接說道:“每有敵至,某便會召集縣內豪強,籌集軍資以賄賊軍。”

嘶!

堂內一片倒抽冷氣之聲。

這傢伙沒被處決傳示郡縣,真是漢室無能啊。

難怪他一召集,縣內豪強都去赴宴。原來是有舊例在先!

不過張瑞不得不感慨,這的確也是一種亂世求生的智慧。

主動賄賂流寇從而避免境內生靈塗炭,於百姓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也不要感激那些豪強。

他們繳納了物資,轉頭就從百姓那裡翻倍的賺回來。

這也是為什麼全縣有一萬八千餘人,田地只有十七萬九千畝的原因。大部分田地都被豪強霸佔,修成莊園、塢堡了。

人均不足十畝。除去苛捐雜稅,剩下的糧食連肚子都填不飽!

要知道孟縣的標準是人均四十畝,有耕牛之家再給十五畝。

全縣有三千餘戶,這才是正常郡縣該有的戶籍水平。設使太原各縣皆是如此,則一郡可有百萬人。盡克全郡可擁百萬之眾,帶甲十萬,霸業可成。

然而現實是,整個太原在籍人數連三十萬都沒有。

只希望這次秋收能讓郡縣接濟更多的難民。

張瑞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率軍南下,攻取祁縣、大陵縣等精華區域。

一切只待秋收過後!

於是張瑞將目光轉向裴紹,問道:“裴縣君,現如今五縣人口、耕田總數可有名目?”

裴紹跟身後書吏再次核算良久,才起身說道:“集五縣之地,並安置之流民共有兩萬四千餘戶。耕田九十三萬餘畝。人口略有出入,算上軍屯中的流民與俘虜,約有十一萬兩千餘人。”

擁眾十萬!

聽起來很威風。

但這個規模的百姓,在豫州、司隸等地也就一個縣的人口。

而且耕田還是太少,人均已不足十畝。

這倒不是有人在私藏田地。而是張瑞麾下新增的流民和發掘的隱匿戶籍太多。將平均數拉了下去。

明年春耕過後,這個數字大概就能翻四倍了。

九十三萬畝良田,以這個時代畝產量1—1.5石計算,大概可得糧食百萬石有餘。

但不要想太多,這些糧食大部分是百姓的口糧。

田稅是三十稅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剛好三萬石,送給楊鳳就一粒糧食也剩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