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高第良將怯如雞(第2/2頁)
章節報錯
愚下不知道大王是畏敵如虎還是有異想,總之這不是非忠臣孝子所為。”
元彧眉頭蹙起,但見東方白甲衣血跡斑斑,也沒有多加訓斥,正色解釋:“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孤是十萬大軍的統帥,得為麾下計程車卒負責,不能如你所說逞一腔豪勇,平白葬送先王留下來的精銳”。
“如今隴賊於高平起事,夏州、高平鎮的數萬兵馬為其牽制,沒有破敵的萬全之策,行營十萬兵馬怎麼能夠輕動?”
“兩軍交鋒,求穩無可厚非,但是一味求穩就會失去戰機”東方白認真說道。
怎麼說他也是受過現代化軍事訓練的軍人。
“倘若懷朔陷於敵手,那麼武川必將告危,若賊寇攻破武川,苟合撫冥三鎮叛軍於一處,聲威銳氣將十倍百倍於今日,即使白起在世、韓信復生,張良陳平為謀主,也無法挽回敗局了。”
元彧見東方白話語誠懇,心中怒氣消減幾分,語重心長說道:“你想要我發兵救援懷朔的想法孤可以理解,但是你只看到了一隅之地,孤卻要謀劃全域性。”
“破六韓拔陵早有異志,鼓動亂民攻殺沃野鎮將慕容盛、統軍常安成,聚眾數萬。
近來又引高車騎兵南下,引弓之士不下三五萬,如今叛軍兵力強盛,氣勢鋒銳,正該避其鋒芒,使敵軍虛延年月,等到叛軍將士疲勞厭倦,府庫糧秣耗盡,我軍再發兵乘機打他個猝不及防,必然可以取得最終勝利。
眼下與破六韓拔陵一較長短,並不是上策。”
大人物元彧語氣和善向自己解釋,東方白有些意外,又見他疲倦的面容、手上的兵書,心中理解不少,想必他也有過不眠之夜,有過成百上千次掙扎糾結。
從懷朔守軍的角度出發,元彧放棄懷朔是為不仁,但從全域性出發,他的行為也只是正常的軍事部署,談不上喪盡天良。
再說話時,東方白少了之前的憤憤不平,多了幾分哀憐,道:“殿下只曉得兵形勢、兵權謀的皮毛,不曉得兵法的真正要義。”
“讀過兵法?”元彧眼神一亮。
“讀過!”
元彧復問:“孫武子提三萬眾,而天下弗能與之當,算不算兵家巨擘?”
“算!”
元彧三問:“《孫子兵法》中說,“不可勝者,守也”,如今我軍不清楚叛軍的虛實,是不是應該採取守勢?”
“不是!”東方白徑直反駁道:“愚下竊以為殿下所言有誤,敵軍的虛實很明顯。
武川、懷朔二鎮正好將破六韓拔陵的大軍分割開來,殿下應當即可發兵,或擊其頭,或擊其尾,破其一部。
解武川、懷朔之圍。”
“失了武川、懷朔,絕非是失去兩座軍鎮這麼簡單,一旦六鎮全部陷落,軍心就會浮動,民心就會震動,關東、關西的強人、兇人、活不下去的人都會揭竿而起……屆時,朝廷面對的局勢會更加嚴峻。”
“依愚下看,破六韓拔陵不過是陳勝一樣的人物,可如果不將他迅速撲滅,就一定會出劉邦、項羽一樣的人物。”
元彧聽罷亦覺東方白所言不無道理,面色變得凝重起來,堂中針落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