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蝗般的箭雨中,魏軍甲騎如同一道流光奔來。

破六韓孔雀立於馬上,縱聲大吼:“頂住!”

然而回應他的卻是一道震徹雲霄、令風雲變色的“轟隆!”聲。

黑色的鋼鐵洪流如同奔湧的大江大河,帶著洶湧澎湃、一往無前的氣勢鑿入叛軍的血肉陣線,震天的響聲迴響在軍陣前方。

破六韓孔雀愕然抬頭,卻見大陣的第一層陣線瞬間崩潰,承受巨力衝擊計程車卒胸腔凹陷,刀盾手大盾翻飛,抵在地上的長槍崩斷,碎裂的槍盾殘骸濺在空中。

“再衝!”賀拔勝長槊一舉。

第一層防線告破,魏軍甲騎衝殺之勢絲毫不減,賓士的戰馬如滔滔大河,再次席捲,卷向叛軍第二層防線。

叛軍第二層防線的當先三排將士,見到第一層防線告破,雙腿扎穩腳步,全力穩住身前大盾,槍兵牢牢握緊手中長槍,第三層防線士卒持大盾緊緊抵住前方槍兵,確保前方軍卒不被衝來的騎兵衝散、衝退。

這也是步兵對騎兵衝鋒的基本戰術,“以步克騎”的核心思想——確保敵軍騎兵衝不破前排軍陣,延緩敵騎的衝擊之勢,使敵騎喪失機動能力,然後後發制人。

一旦騎兵衝殺之勢不在,兩軍陷入僵持,步卒便可藉助方陣之力層層剿殺騎兵,令其全軍覆沒!

可以說,在缺乏弓弩手的情況下,破六韓孔雀已經做到了能做到的極致。

然而,世事並不都如同人預想的那般,“轟轟”的撞擊,炸響在叛軍第二層陣線上。

一匹披甲的高頭大馬撞上五尺高的大盾,雙手頂盾的叛軍士卒直接連人帶盾一齊倒飛出去,砸進人堆。

這名盾兵身後的另一名盾兵也被撞得七葷八素,手臂垂了下去,胸腔凹陷一塊,口鼻眼耳鮮血直湧,眼看是不活了。

那魏軍甲騎卻是不作停頓,直接連人帶盾踏過。

兩名盾兵接連的倒下不是沒有意義,這名魏軍甲騎的衝鋒之勢明顯受阻,這點從他略微顫抖的手臂可以看出。

三名槍兵見勢一擁而上,企圖將這名魏軍甲騎頂落馬下,卻是沒有得逞,四人纏鬥起來,那甲騎倒也勇武,以一敵三遊刃有餘,甚至於藉助甲冑的防禦反殺一人。

正當那甲騎準備斬殺身前兩名叛軍之時,突生變故,一杆長槍如毒龍般由下向上斜刺而來,直接貫穿了戰馬的胸腔,破竹一般貫入了馬腹。

戰馬倒下的瞬間,甲騎臉上的笑容凝固,他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真實的戰場上就是這般,明槍暗箭,防不勝防。

索性那甲騎戰鬥本能比較出色,只見他腋夾長槍,死死包住馬頭,這才沒被甩落到亂屍從中。

不過叛軍士卒顯然不會再給他機會,兩名正面對敵的槍兵加上身後偷襲的槍兵,三人在戰馬倒下的瞬間便出槍了。

“嗬!”三人握住長槍,齊聲大喝。

長槍刺在重甲上,只堪堪插入槍尖,來自甲騎身上反推力令長槍彎成了一道圓弧。

身披重甲的甲騎在三名敵軍的圍困下,已經筋疲力竭,此刻被長槍上湧來的巨力限制住,更是動彈不得。

最終一人收槍,躍至側面,將長槍刺入甲騎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