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安之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春雨時節漸漸過去,初夏的氣息隨著陽光在繁華的城池裡鋪開,一夜的雨水過後,房簷溼漉,還滴答滴答的落著水滴。
對於長安的百姓來說,日子亦如往常,這段時間城中安靜的可怕,並沒有任何異常傳出。反倒是隴右兩千騎兵過境,直插河中府,途中商旅將訊息帶來,在城中掀起微微波瀾,市井言語紛紛猜測,這支剛剛打過長安,又接受皇帝招撫的軍隊這是要對王重榮開戰?
然而,訊息很快傳回,兩千隴右騎兵竟奔波數百里只為襲擊一撥黃賊餘孽,對於很多人來說自然不信的,再打探時,已經沒有多少訊息可傳來了。
“這事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我也不信,那隴右軍裡可是有高人指點,怎會無的放矢,多半是衝著河中節度使去的。”
“可沒聽那邊有戰事啊.....否則河中府那些鄉民早就渡渭水朝這邊跑了。”
“那可就怪了......”
茶肆、酒樓之中,得閒的人進來稍作歇息,嘮起的傳聞趣事之中,端茶的夥計高聲吆喝,來往數桌,到的角落,托盤下的手忽然彈出小團紙,落在一客人桌上,後者不著痕跡抬袖遮掩,將紙團收入袖裡,放上幾文茶錢,便起身出了茶肆。
到的外面巷子角落,腳步加快沖沖去往前面一戶人家,有節奏的敲了幾下,將紙團放在門檻內的縫隙,若無其事的轉身離開。
門扇動了動,放在下面的紙團落到地上,很快被人拿走翻看。
裡面有聲音低聲道:“劉相傳來的訊息,左神策軍指揮使孫德昭已經策反,東平王的兵馬也悄然過潼關,今日寅時三刻,劉、王二閹會走安福門去東宮少陽院帶陛下上朝,正是好機會......諸位當與左神策軍一起平叛,記著,不可走漏風聲,這些閹宦耳目眾多.......”
所謂劉相,便是劉崇望,朝廷伐西川時,此人任過劍南東道節度使,可惜還未上任,王建就已打下成都,只得悻悻回朝,任起了兵部尚書,後來隴右兵馬殺入長安,他跟隨皇帝去了華州,回來後,擢為中書門下平章事,既為宰相。
楊復恭、劉季述、王仲先宮變之後幾日,他便察覺到了不妥,觀察許久後,不動聲色的派人聯絡了汴州的東平王朱溫,當然,為防一家獨大,同樣也去信了河中、晉地,可惜都無回訊,眼下只得與心向天子的孫德昭、吏部侍郎秦懷眠謀事。
起先他虛與委蛇,攀附宦官以麻痺對方等待機會,數日前,隴右騎兵從京畿地界穿插過去,引起不少目光,他知曉機會來了,連發了數封催促的信函送往潼關那邊的同時,摸清了今日閹宦護送天子的路線,也在這樣的氣氛下,約定的訊息已在城中暗地裡與除賊的人手中傳播開來。
待到日暮降下,更聲在城中敲響,隨著時間推移,夜色漸漸深邃,一撥撥的身影從各個坊間傾巢而出,如同分散山間的小溪,彙集皇城西面的安福門,正西方向,便是百官府舍。
清月掛在夜空,街上泛著薄薄的霧氣,一支隊伍從府舍長街蔓延過來,行駛隊伍中間的馬車裡,王仲先早已今非昔比,他原本是沒有資格住在這邊,可皇帝在他手中,就算坐皇宮,都是理所應當的。
“呵呵......難怪耿先生三番五次要控制皇帝......原來是有癮的啊。”
燭火立在矮几上,隨著車架微微輕搖,照著消瘦無須的臉龐,頗有得意的笑容映在火光裡,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他撩開簾子問了外面隨行的親信可到了安福門。
“回中尉,快到了。”
“嗯,可要搶在劉季述前面,這回總得讓陛下坐坐奴婢的馬車才是。”
王仲先笑了笑,他放回簾子,隊伍也將至安福門,此時那邊城門少見的沒有遠遠開啟,前面的隊伍,有人喊話:“速速開門!”
皇城樓上,卻是安靜一片。
車內的王仲先皺起眉頭,撩開簾子出去,仰頭看去城樓,黑燈瞎火,沒有一個兵卒站在上面,心裡頓時泛起不安,“調頭,調頭回去——”
話語剛落,兩側街巷忽然亮起一把把火光,將中間的隊伍照的通亮,根本沒人說話,挽起弓搭箭,唰唰的就朝這邊瘋狂射來。
站在道中的隊伍,一道道身影拿刀格擋,或中箭倒地,趕車的車伕在王仲先催促下調頭,箭矢飛來,車伕胸口中箭栽落,兩側火光之中,黑壓壓的人影持兵器衝了過來。
“爾等敢造反?!咱家乃神策.......”王仲先看清了神策軍甲冑兵器,他本就是中尉,手中所控兵馬皆是神策軍,膽氣頓時上來了,“.......軍中尉,信不信.......”
然而他話語還未說完,孫德昭、秦懷眠持劍飛快本來,前者帶兵斬開擋路的宮中侍衛,身形魁梧的書生飛身一縱,藉著清開的道路,躍到了馬車上,王仲先拔刀反抗,被他一把奪過來,反手將人拉扯摔倒,踏著宦官後背舉起手中鐵劍暴喝:“逆賊,斬——”
劍鋒落下,腦袋嘭的掉到馬車下,被趕來的孫德昭撿起,提在手中,舉兵高呼:“三賊已死其一,眾人隨我入皇城勤王——”
安福門緩緩開啟,一時間兩三千人湧入皇城宮道,夜色裡,殺伐之聲沸騰起來,孫德昭騎馬飛馳,只帶了百餘騎直奔東宮少陽院。
不久,面容枯黃的皇帝從床上驚坐起來,額頭上滿是冷汗,身旁的何皇后,臉上帶有菜色,隱約聽到什麼動靜,連忙取了衣袍給皇帝穿戴。
“皇后......是不是那......那些閹宦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