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御書房內,隋文帝楊堅正在大發雷霆!

“近年來,大隋與邊境各國關係日益交惡,本以為藉此蹴鞠大賽揚我國威,不成想竟會輸的如此荒唐,簡直是豈有此理!”

“組成此番蹴鞠隊,耗費人力物力,戰績卻是一日不如一日,可經朕檢視民部的奏摺,這蹴鞠隊每人每年竟然要二百兩白銀供養!”

“左穆,命大理寺徹查蹴鞠隊,若有作奸犯科、徇私舞弊之輩,斬立決!”皇帝將民部的奏摺一把摔在大殿之上。

“諾~~~~~”大內總管左穆拉著長腔,領命而去。

“父皇請息怒!”三賢王楊俊上前一步,“兒臣聽聞在東突厥以及契丹等地,蹴鞠是他們最受歡迎的運動,放牧之餘,大量牧民在草原上蹴鞠,長久來說,技藝精湛也是情有可原!”

三賢王的勸解並沒有熄滅皇帝的怒火。

“情有可原?老三你可否知道,整個蹴鞠隊中,有四名為歸隋人士,是民部從契丹、突厥各地尋得的蹴鞠能手,轉入大隋籍,就這般高薪低能之輩,豈不是辱我大隋國威,讓邊境各國恥笑?朕枉稱為聖人可汗,簡直是奇恥大辱!”

太子楊勇心中早已譏笑連連,“父皇,就憑邊境各國的國運國力,還敢與大隋為敵?讓我大隋將士鐵騎踏遍草原,一統四方!”

說到戰爭,隋文帝楊堅更加憤怒,怒吼起來,“你以為你是楊素,你是楊聰?”

皇帝一言噴的楊勇眼冒金星。

“楊素大軍進攻西突厥,張須陀和羅藝大軍遲遲不去支援,一個號稱沙塵暴,一個號稱陷入敵軍的迷魂陣,你們以為朕不知?”

“兒臣冤枉......”三賢王楊俊發現事情敗露,急忙低下高貴的頭。

皇帝繼續吼道:“早就告訴過你們,不要嫉才,不要嫉才,楊聰能夠幫助他爹楊素兵不血刃智取達頭可汗,你們行嗎?”

“楊勇,朕讓你帶兵一萬去給我將東突都藍可汗擒來!速去速回!”

太子楊勇尷尬的一言不發。

“老三,你也帶著一萬兵,幫助太子去勤王!”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晉王楊廣打破了尷尬的氣氛,上前一步,作揖道:“父皇息怒,兒臣認為,既然蹴鞠隊這般胡鬧,乾脆取消罷了!”

楊廣提出此番建議時,心裡也是緊張無比,因為這是楊聰手把手教導的策略。

“嗯,沒成想與朕心意想通的竟是老二,朕早就看著蹴鞠隊不爽,但是若蹴鞠沒了,再用什麼來與各國之間做友誼賽?”

看到皇帝並沒有責罰,楊廣鬆了一口氣,再次說著楊聰計劃的內容,“父皇,兒臣認為並不是沒有蹴鞠,就失去了運動外交的手段!”

隋文帝楊堅的興趣完全被楊廣吸引而去,“但聞其詳!”

“兒臣提議,創造一種簡單、大隋百姓推崇,附和當下條件的新運動,然後對其放大宣傳,作為天下四方的運動外交手段!”

“何為附和當下條件?”皇帝再次試探道。

楊廣侃侃而談:“蹴鞠需要極大的場地,需要雙方至少一十六人參加,大草原上,場地遼闊,自然推崇者多。”

“在大隋,尤其是大興城,寸土寸金,碩大的場地,軍民本就難以尋找,加上一場比賽人員眾多,太過複雜。”

“兒臣經過與幕僚研究,創造一款新式的運動,場地為半畝大,參賽人員為雙方六名,規則簡單,以對抗為主,男女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