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建章的理由很簡單。

科舉看起來很公平,察舉雖然不公平。

但是察舉能夠有效的控制每一個人才的素質。

科舉雖然讓每個能人都有了入仕朝廷的機會,萬一讓心懷不軌的人當了大官,對大隋那也是深入內部的蠶食。

伍建章所言也並不是沒有道理,楊聰釋然了。

但是伍建章不支援楊聰,伍允兒感到非常沒有面子,號稱再也不回王府,就哭著跑了。

伍建章可是個寵女狂魔,伍允兒這一鬧,楊聰心中也是踏實的很。

為了自己的寶貝女兒,伍建章最多也就是投個拒絕票,不會明著和自己衝突。

想到這裡,楊聰也算是開心的離開了王府。

......

終於,在大明宮慶興殿,隋文帝楊堅幾乎湊齊了所有關隴以及新興門閥,開啟了這次科舉審議大會。

皇帝是開門見山,直接提出取消‘九品中正制’,以科舉代替察舉。

楊聰則是輔助皇帝,列出科舉的一系列好處。

殿內眾人也是爭議連連。

第一個反對的就是宋國公賀若弼以及尚書令齊國公高熲。

尤其是賀若弼,氣的雙眼都快突出了眼眶,“陛下,老臣認為不妥!”

賀若弼罵罵咧咧說了很多理由,和之前忠孝王的理由差不多,都是以人品出發,認為從茫茫人海中選拔的所謂人才,大多是雞鳴狗盜之輩。

大都督魚具羅則是替楊聰來頂住這輪壓力。

“宋國公,我支援楊聰,老夫覺得不光文人要科舉選材,乾脆也整個武舉,從天下眾多英才中,選出能征善戰之人,保家衛國,豈不是美哉?”

賀若弼也不示弱,“哼,老魚,若是我們這些老東西都死光了,你科舉選出幾個曹孟德出來,這國不就亂了?”

眾多門閥還未討論起來,開隋九老已經窩裡鬥了。

“咳咳~”隋文帝楊堅輕咳幾聲,示意安靜,然後轉而問向自己的兒子。

“太子和老三,有什麼想說的嗎?”

太子楊勇沉默許久,但是殿內明顯大多數門閥都在用目光注視著太子。

這些關隴老貴族,也是太子背後的勢力,他們肯定不希望持續幾百年的權利流失。

太子知道自己的父皇,傾向於取消察舉,迫於眾多老臣的壓力,只能婉轉道:“父皇,兒臣認為科舉,不妥,在座各位都是肱骨之臣,心繫社稷,只有君臣一心,人才選拔上知根知底,才能穩固社稷。”

楊勇隱喻的很清楚,保住門閥的利益,門閥也會一心對大隋。

楊聰淡淡一笑,是時候表現真正的技術了!

“知根知底?我想太子殿下有點自欺欺人了吧!”

楊聰掏出一本手冊開始大聲朗讀。

“孫燁,開皇十六年,貪汙入獄,由太子舉薦!”

“史更新,開皇十五年,貪汙入獄,宋國公舉薦!”

“王大梁,開皇十七年,包庇突厥人,由......”

楊聰一口氣讀出幾十個犯過事的官員,全是殿內門閥們推舉的門人。

忠孝王伍建章也是慚愧的搖搖頭,“哎,當初是老夫有眼無珠,錯信了那個狡詐之徒!”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