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皇后主動緩解氣氛,“陛下啊,楊素乃是肱骨之臣,這次為了大隋,身處險境,楊聰這般孝順,捨己回京,就饒了他的罪過吧!”

“嗯!看在楊司徒的份上,饒了你這次,你這次回來,想做甚?”

皇帝饒了楊聰的欺君之罪,太子和三皇子心中氣的紛紛搖頭。

“回陛下,楊聰不自量力,斗膽想請求陛下,允許楊聰帶府兵前往涼州,支援我的父親!”

楊聰一言,太子楊勇差點沒忍住笑出聲音,“敢問楊聰,你有府兵幾何?”

楊聰不卑不亢道:“為數不多,三千有餘!”

太子冷嘲熱諷道:“且不說你這三千府兵是否受過訓練,讓你帶著這幾千老弱病殘上了戰場,豈不是辱我大隋國威?”

楊勇嘲笑的並不是沒有道理,古代行軍作戰的人數往往報的都是虛數。

十萬大軍中,除去傷病、伙伕以及輜重部隊,能剩下兩萬就算是高強度的部隊。

所以咋一聽楊聰三千府兵,笑掉大牙並不為過。

這也是楊聰此次來見皇帝的目的。

第一,楊聰是大興城軍府的中郎將,雖然有領府兵的權利,但是不向皇帝申請,自己帶著三千人馬離開大興,這就是和謀反沒什麼差別。

第二,楊聰的三千府兵組成結構很不完整,幾乎全是騎兵,沒有輜重部隊,楊聰必須跟著大隋軍方的輜重部隊走,沿途從中領取糧草。

太子依舊在嘲笑兮兮,三賢王楊俊心中已經罵了楊勇幾百次,楊聰主動去西域求死,又為何不滿足他?

“咳咳~”楊俊輕咳幾聲,假惺惺道,“父皇,楊聰思父心切,楊俊認為應該令楊聰上前線歷練。”

太子似乎聽出了楊俊的意思,也是表態,“父皇,兒臣嘲笑楊聰,是擔心他沒有行軍經驗,遭到不幸。”

“越國公如此虎將,楊聰這次去前線也會得到蛻變般的歷練,父皇將楊聰賜為兒臣的輔臣,兒臣手下還真沒有擅長軍事的人才!”

楊勇變臉比變天都快,楊聰也是無力吐槽,剛好順水推舟,“謝太子陛下成全,楊聰定會班師回朝,大勝西突厥,壯我大隋國威!”

隋文帝沉默了數秒,“楊聰,你小子這麼有信心打敗西突厥?”

果然是皇帝,心裡只有社稷,似乎能贏了西突厥,死幾個老臣也不算什麼。

楊聰行躬身禮,“父親從小照顧楊聰長大,若報不了父恩,楊聰寧可戰死沙場!”

“好!朕準了!楊聰小子即日啟程!”楊聰的言行,似乎深深觸動了皇帝。

獨孤皇后發現楊勇與楊聰的關係已經破冰,也是開心的不得了,“楊聰啊,一路小心,切記先與張須陀或者羅藝的大軍會合,再深入戰爭腹地!”

“臣謝皇帝皇后陛下聖恩!”楊聰行禮謝恩後,匆匆離開。

李世民提了n次,要跟隨楊聰去西域,都被楊聰婉拒。

“李二,對於萬達商會,最重要的就是你和多日,朱雀大街和灞下村是我們的根,一定替我把根守住!”

時間不等人,拜別李二後,楊聰再次衝回灞下村。

村子裡早已整備完畢,每個騎兵都帶著簡單的物資輕裝上陣。

經過了張晶晶的好生照顧,色鹿王已經是生龍活虎。

楊聰摸了摸鹿王的鬃毛,“傻鹿,我要出征打仗了,去一個很遠的地方,你認得路嗎?要不我派人送你回森林?”

‘呦呦’,色鹿王鹿鳴幾聲後,竟然低下了高貴的頭,暗示楊聰上去。

楊聰欣喜若狂,一個側身跳上鹿背,拔出腰間將軍長劍,猶如天神下凡。

“將士們,聽我軍令,出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