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如晦的含義(第1/2頁)
章節報錯
‘房謀杜斷’,這兩個傳說中的宰相可不是一般人啊。
哪怕形容成臥龍和鳳雛,也一點不過分。
沒想到還真讓我楊聰碰上了一個。
看著楊聰色眯眯瞅著自己,杜如晦略有些不自然,“對的,如晦是克明的本稱,怎麼?楊郡公聽說過一些不好的事情?”
“好,好啊,多好聽的名字,哈哈!”楊聰沒心沒肺的笑著,將周圍小和尚們完全給忽視了。
“哦,既然沒有什麼傳聞,那楊郡公還是叫我克明好了!”
杜如晦向楊聰躬身行禮,臉上寫滿了故事,被楊聰給捕捉到了,“叫你阿杜吧,接地氣!”
杜如晦也沒有反駁,與方丈做著交流,然後車隊浩浩蕩蕩開進了少林寺。
進寺後,方丈給楊聰端上了熱水,“出家人守戒律,生活清苦,希望欽差大人們能適應這裡!”
楊聰萬萬沒想到,整座少林寺加上方丈,一共只有十三名和尚。
和尚們除了是光頭以外,年齡看起來也是殘次不齊。
而且少林方丈長得英姿颯爽,四十多歲的樣子,一身腱子肉,和電視劇裡面的老和尚形象相差太多。
短暫的接觸,楊聰便和眾多禿驢們打成了一片。
方丈叫做曇宗大師,是前任方丈在寺廟門口撿到的孩子,在這山上修行了四十年。
最後接手了這風雨飄搖的少林寺。
剩下十二個徒弟,有七位也是從小在山上長大。
分別是大師兄志強,以及寒武、元滿、道廣、智守、法嗣以及年齡最小,最有練武潛質的覺緣。
還有五位是後來自願上山出家為僧的。
分別是農民錦福和澤端、落魄少爺高揚、江湖藝人仁義,小販九斤。
“原來少林正宗武僧,起名是不按輩分的!”楊聰淡淡一笑。
“阿彌陀佛。”曇宗大師雙手合十,“眾生皆是色相,名字只是個稱呼,何必刻意改變什麼?”
“對,對,阿米託福!”
楊聰回禮時,再次瞟了杜如晦一眼,感覺這個杜如晦只要提起名字,人就會顫抖。
楊聰對其是越來越好奇。
宇文凱在桌案上擺好了建築圖,然後和曇宗方丈談了起來,“宇文計劃在正殿和後殿之外,再加上一座新的達摩院,以紀念達摩祖師......再加上羅漢堂如何?”
楊聰看了一眼建築圖,馬上昏昏欲睡,“師父,你和方丈先探討,楊聰出去走走,看看有沒有什麼應該增加的設施!”
說罷,楊聰揪著杜如晦和張亮便離開了正殿。
“覺緣,陪楊郡公轉轉!”曇宗大師安排道。
“遵命!”小和尚覺緣緊隨楊聰離開了正殿。
一行四人圍著少林轉了一圈,這少林寺卻是很樸素,楊聰忍不住問道:“覺緣大師,貴寺沒有藏經閣嗎?”
“藏經閣?”被稱為大師,覺緣受寵若驚,“楊郡公折煞小僧了,還有本寺從建立之初就沒有藏經閣。”
“方丈大師說了,名字只是個稱呼,大師和小僧又有什麼區別?對不對?”楊聰不停暗示著杜如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