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信陽一聲爆喝,搶過一杆船槳,狠狠拍在水面上,輕舟劇烈搖晃,兩個划槳手坐不穩,一聲慘叫跌進河裡,楊信陽不管這兩個倒黴蛋,又搶過一杆船槳,雙手齊下,用力拍在水面上。

呼啦一聲,這艘輕舟竟然在楊信陽爆發出的巨力之下,騰空而起。

一艘孤舟直衝河心,本就引起兩邊的注意力,此刻見這輕舟驀地騰空而起,頓時都驚呆了,魏夏水師見狀,驚喜各異,均以為是自己人,發聲齊喊。

方華正與夏軍激鬥,竹篙揮處,將兩名夏軍穿頸刺成一串,忽聽得呼聲震響,掉頭一望,眼前一黑,瞳孔劇震,但見一艘船騰空壓來。

方華不愧為需要大皇子點頭才能派出的高手,見狀處理得當,但見他急急扭身,反手一篙洞穿船底,輕舟後方傳來悲鳴一聲,落似流星。

楊信陽用手在船舷一撐,離船而起,手提長槍,向方華凌空撲到,方華揮篙疾刺,楊信陽翻身讓過,手中花槍抖出,霎時間挽出幾個槍花,挑開竹篙,撲地刺向方華。

方華見來人槍法殊妙,心頭一凜,定睛細看,不由驚怒交迸,大喝道:“好惡賊!是你?”橫篙擋住一槍,隨即還以顏色。

方華其實不認識楊信陽,但是楊信陽孤身一人鳴金收兵的樣子也被他看在眼裡,心中早已把他記下,此刻二人面對面,分外眼紅,一時各逞本事,在石臺上激鬥起來。

魏國水師大將見方華遇上對手,也不顧楊信陽死活,急令夏軍放箭,奪回石臺。

臺上二人只得回身閃避,曹洪見狀大怒,急傳號令,令水師不得放箭。

魏國水師將領心頭詫異,但是曹將軍的號令,不得不奉命,卻見夏國那邊水師,不僅停止了施放弓弩,甚至還在徐徐後退,只是十來艘快船正在快速逼近石臺,顯然是要搶佔石臺了。

在小島上激斗的那二人看箭矢一停,又撲上拼鬥,但見篙影重重,槍花亂舞,進退之際,迅若疾電,魏夏兩軍看得眼花繚亂,紛紛發喊,各為己方助威。

鬥了二三十合,方華竹篙長大,石臺狹小,施展不易;楊信陽雖然不懂槍法,然則經過星艦改造的軀殼,擁有無與倫比的反應速度和力量,單憑這份天賦,楊信陽的花槍靈動,招數佔上風,逐漸把方華往河邊逼退。

但是石臺靠近水邊並無土堆掩護,地勢開闊,正適合方華施展,但見他大開大合,招式驟然兇猛,擋住了楊信陽的進攻,一時間二人勢成僵持,難分高下。

方華搶佔江心石臺之後,張弘見有機可乘,命水軍趁勢強攻,再次派出輕舟逼近石臺,魏國水師見狀,指揮大將一咬牙,竟然下令放箭,一時間半空中騰起黑壓壓一片烏雲,竟是想將石臺紮成刺蝟。

在石臺上激斗的兩人見狀大驚,忙放開了對手,各自找地方隱蔽,大皇子和張弘見狀,肝膽俱裂,要是方公子出了什麼差池,就是拿下天藏城也難於恕罪,忙又派出一支舉起盾牌的輕舟船隊,順流飛馳而下。

夏軍敢死隊冒著漫天箭雨,逼近石臺,遠遠叫道,“方公子快回來,魏人有變!”

方華聞言一驚,疾刺數篙,逼退楊信陽,倏忽抓住竹篙一端,騰空而起,將篙著地一撐,竹篙向下彎轉,嗡的一聲,方華借竹篙彈力,飛出十丈之遙,落在接應船上。

楊信陽沒有此等用具,無法彈射,心中氣惱,順手抄起地上碎石塊,狠狠擲出。

這一擲,連楊信陽也大感意外,他知道自己這副軀殼有古怪,卻沒想強悍如斯,那石塊發出刺耳的呼嘯,劃出一道殘影,重重砸在接應方華的快船上。

嘩啦

層層疊疊的盾牌被砸出一個大洞,船上傳來幾聲慘叫,殷紅的血從破碎的盾牌後面激射而出。

楊信陽一招得手,再次揀起石塊,連珠炮般擲出,呼嘯聲連綿,靠前的幾艘夏軍輕舟,船上盾牌被砸得七零八落,舉盾的夏卒死傷慘重,有幾枚石塊擲偏了,打在船舷上,洶湧河水從破口湧入,眼見就要癱瘓當場了。

然則楊信陽的戰果也就到此為止,夏軍接應到方華後,調轉船頭往夏軍艦隊衝去,楊信陽眼睜睜看著方華乘船轉入夏軍陣中,念頭一轉,反身要用炮弩對付,哪知方華方才與他激鬥之時,竟然不忘半正事,早用內勁將弩炮機紐一一震毀,倉促之間無法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