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久聞不如一見(第2/2頁)
章節報錯
且向田家拚泥飲,聊從卜肆憩徵鞍。只應遊戲在塵寰。
寒霜凋落千萬樹林,落葉紛紛,一片丹紅色;遠山如黛,彷彿就在若有若無之間,經過深秋點染,為何遠山亦變得高峻不齊?
暫且走向農家,拚得一次痛飲;姑且在占卜的鋪子稍作休憩。還是應該在人世間好好遊歷一翻。
寒霜凋落千萬樹林,落葉紛紛,一片丹紅色;遠山如黛,彷彿就在若有若無之間。
“此處化用了“山色有無中”之詩境,又蘊含了“平山欄檻倚晴空”之格調,所見的不過霜林木葉,遠山如黛,背後看不見的卻是閣下對於深秋的喜愛之情。
經過深秋點染,為何遠山亦變得高峻不齊?這是寫“秋天之獨特”。明明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是經過深秋點染,它們似乎蒙上一層美麗的面紗,變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暫且走向農家,拚得一次痛飲;姑且在占卜的鋪子稍作休憩。這是寫“生活之隨性”。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才算是完美的呢?答案是貴在“適意”。物質追求與精神的求,哪一個才能讓人過得更好,想必一顆隨遇而安,自由簡單的心,會給人帶來更多的快樂。
“田家泥飲”“卜肆閒憩”,看似漫不經心的一處閒筆,卻寫出了人生態度“樂觀隨性”,彷彿於無聲處聽驚雷,生就出一種絕世的美好來。
還是應該在人世間好好遊歷一翻,這是寫“人生之光陰”,頗有“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之意。此句容易讓人聯想到詞句“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活在當下,珍惜美景,珍惜眼前人,比什麼都重要。”
一個聲音忽地響起,老人卻並未如預想中一般驚慌失措,只是淡淡一笑,“久聞閣下天縱英才,今日一見,在詩詞之道上,閣下也是深有所長,果然英雄出少年,老朽佩服之極。”
楊信陽悄然出現在老人身後的葡萄架下,兩人相對而立,互相打量對方,老人死死盯著楊信陽,楊信陽的眼光卻掠過老人,看向遠方。
遠望對岸依稀悽迷,不辨是山是雲,只見寒浸浸的雲氣一片悽清顏色,低迴起伏,又似屹然不動,冷然無盡。
近湖邊的冰浪,好似巉巖奇石突兀相向一不知幾時的怒風,倏然一陣嚴肅冷酷的寒意,興風作浪的惡技已窮一一卻還保持殘狠剛愎倔強的醜態。
離小池塘邊稍遠,剩著一片一片水晶的地氈,澈映天地,這已是平鋪推展的浪紋,隨著自然的波動,正要遂他的“遠志”,求最後的安頓,不意不仁的天然束縛他的開展,強結成這靜止的美意,偶然為他人放燦爛突現的光彩。
悽清的寒水,映漾著墨雲細雪,時時起無聊畏縮的波動,還混著僵硬瑣碎的冰花,他陣陣的皺痕,現於冷酷淒涼的顏面。
“久聞藤大人乃是夏國重臣,這翻雲覆雨間,把魏國明國攪合得雞犬不安,今日得償所見,這氣度,著實非凡。”
楊信陽也客套一番,嘴裡哈出的熱氣立馬變成白霧瀰漫在兩人之間。
老人微微一笑,“外面天冷,閣下可否願意入屋一敘?”
“恭敬不如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