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授業
章節報錯
有的通體黃色,現虎斑紋,美名“金不換”;還有一身白毛配上一條黑毛尾巴的,被稱為“雪裡拖槍”。
楊信陽腦子裡轉了幾圈,指著其中一隻,“這個怎麼賣?”
“小哥兒眼光好,此乃西方異種,名為幼虎,長成後莫說捕鼠,就是打獵……”
楊信陽露出不耐煩神色,吹得花裡胡哨,不就是為了抬價嗎?不過這貓兒品相確實好,最終用半兩銀子買了下來。
小販用一個茅草編的窩裝了,遞了過來,兩姐妹愛不釋手,楊信陽笑笑,“這貓就送給你們了,要好好照顧哦。”
“謝謝少爺。”
林悠抱著貓兒,她忽閃了一下大眼睛,馬上現出一副甜而帶嬌的笑容,連天藏城都不想逛了,催促趕緊回家,很是讓姐姐說了幾句。
剛滿月的貓離不開奶,走路也不穩,花貓的小尾巴高高地翹著,尾巴上的花紋一圈灰一圈白,好像一串珍珠似的。
這隻小貓長著一身又白又長的毛,在它圓圓的小腦袋上,長著一對小尖塔似的耳朵。耳朵的下方是一對透亮的大眼睛,黑黑的瞳仁還會變;早晨像棗核;中午就變成了細線;夜裡卻變成了兩隻綠燈泡,圓溜溜的,閃閃發亮。
林家姐妹把貓兒放到桌子上,這小貓雖然幼小,膽子卻大,在桌子對著一團廢紙又抓又咬,玩得不亦樂乎。
忽然,小貓好像發現了新大陸,原來,它又找到了玩耍的新目標:楊信陽放在桌上的一瓶墨水。
小貓跳上書桌,一邊繞著墨水瓶轉來轉去,一邊目不轉睛盯著墨水瓶,好像在想:這是什麼玩意兒?
它好奇地用爪子碰了碰墨水瓶,墨水瓶移動了一點。
小貓覺得還不過癮,就撲了上去。
在林家姐妹的驚呼聲中,“砰”地一聲,墨水到處流淌。
小貓覺得大事不妙,嚇得“喵”地一聲,撒腿就跑。
楊信陽剛好看見了,他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那貓兒跑出幾步,見主人沒有怪罪它的意思,便自己躺到地上,嚶嚶嚶叫起來,叫得不緊不慢,就像董重裡說書時輕敲鼓慢擊板一板一眼地散唱著的水詞兒。
林幽跑過來,伸出纖纖細手,一下一下順著幼貓的絨毛,貓兒舒服得發出呼嚕聲,“少爺,你說,這貓叫什麼好?”
楊信陽微微一笑,“這貓是送給你們倆的,該由你們來起名。”
林幽微微低頭,“這是少爺買的貓,該由你來起名。”
楊信陽也不是矯情之人,咳咳兩聲,開始搜腸刮肚,看著這貓兒渾身雪白,又想起賣主說此貓品種名為幼虎,於是脫口而出,“要不叫它泰戈吧。”
於是楊家的小小成員有了正式名稱——泰戈。
倏忽間又是數月過去,楊信陽也過了他的六歲生日,這日閒下來,就昔日孔乙己收養的七小隻中的鹿行,仍在後廚埋頭幫忙,心中一動。
老孔給他起名鹿行,是有原因的。
這小子兩道掃帚眉斜,一雙牛眼,白眼仁多,黑眼仁少,血盆大口,一臉橫肉,雖然還是個少年,但是身材魁梧,尋常人一見到他,就像看到了天生的“惡鬼”,人間的“夜叉”。
鹿行一張臉足以把食客嚇跑,因此在御膳坊的時候,為了不影響食客吃飯的慾望,只能在後廚幫忙。
“鹿行啊,你想不想當大廚?”
楊信陽笑眯眯問道,鹿行抬起頭,聲音甕聲甕氣,“當然想。”
“那可好,我來教你。”
楊信陽琢磨了一下,御膳坊也是時候推出新菜品了,就從糖水開始。
糖水講究遵循時令、食材配伍,自然不是簡單的放幾勺子糖那麼簡單。
一碗滿載食材、不落俗窠的“甜水”,只有在一勺舀起的瞬間,才能暴露其中的重重驚喜,滿載的水果、豆谷、根莖、果實、藥材……此時恰如“八仙過海”,施展著各自的魅力和本領。
一碗下肚,不撐不少,“食”到剛剛好。
應季的湯水不僅能敲啟人們的脾胃,也能驅散一天的疲累,就著一碗甜潤清心的汁水,足以撫慰不安分的五臟廟。
楊信陽從最簡單的豆子開始教,從起家的黃豆開始,先來一碗山水豆腐。
顧名思義,山水豆腐花源自青山綠水間,用新採的雲門寺後山泉水磨製而成的黃豆漿細膩似白雪,再用紗布層層過濾,最後點入石膏水,凝結而成的豆腐花鮮嫩可口,澆上些許冰糖水,甜蜜裹著濃郁豆香沁涼心扉,像是山林間的小仙子。
要想將堅硬的豆子熬出細嫩順滑,沙沙糯糯的沙感,楊信陽自有一套秘訣。
綠豆海帶沙,是所有糖水中清心降暑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