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房地產(第2/2頁)
章節報錯
是一份城市規劃圖。
車寬看完倒吸一口涼氣,內心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圖紙上的城長寬都是36裡,比洛陽和長安還大好幾倍。以3裡為邊長被分成144個小方塊,圖上標註方塊叫“坊”。最中間的坊是官府衙門建築群,城東3個坊是“東市”,城西3個坊是“西市”,城北10個坊是別墅群,城南10個坊是“大學城”、、、其中很多坊已經表明了建築物的屬性、特點、形態。
車寬對很多建築群,尤其是那個“大學城”的名稱不是很懂,但也看得出圖紙上的城一旦建成,將會是天下第一宏偉的城池。
圖紙畫得很細,每一個坊什麼樣的建築,多高、多大、什麼顏色、什麼用途都標準得很清楚,趙甲看得入迷,除了驚歎還是驚歎。直覺告訴他他與這個驚世之城有緣。
常山郡地理位置不錯,可以朝各個方向用兵,土地也很肥沃,潘勝想把其建設成長久根據地。一方面,現有的城池世家大族的勢力很大,房價、地價、物價都是他們說得算,潘勝各種政策和行動時常受阻。另一方面,這些城池都太小了,周長大多不過30裡,內部規劃稀爛,城牆也不高,禁不起持久戰,也擋不住敵對勢力的攻擊。
因此,很有必要建一座新城,作為自己掌握常山郡、乃至冀州和征戰天下的堡壘。
21世紀石家莊所在地距離真定縣縣城不遠,周圍礦產資源豐富,地勢平坦,鄰近兩條河流,無疑是建圖紙上這個城的最佳地方。
“主公是想建這個城作為新的郡治所所在?”趙甲問道。
“不全是,不管以後地盤多大,它都將是我們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等它建成,冀州應該被我們拿下了,它那時會是冀州的中心。”潘勝微微搖頭,然後扭頭看了看遠處大好河山。
聽聞潘勝要擴大地盤,車寬激動不已。有戰事,安全域性的價值才能突顯,不然世人總以為他這個安全域性局長不重要,掛著大校軍銜不幹活。
“主公!想多久建好這個城?”趙甲一臉認真。他估計這樣規模的大城得動用百萬民眾十年才能完成。需要的木材、石頭無數,以常山郡的財政和人口,基本不可能完成建城。
“兩年!”
“什麼?”趙甲以為自己聽錯了。
“是兩年,而且一年就得把輪廓建出來。”潘勝嚴肅道。
趙甲覺得2年建成是痴人說夢,這城可比洛陽城大,常山郡可動用的勞動力也遠不及東漢初年的洛陽,洛陽都修建了幾代人,這個新城怎麼可能兩年建好。
他不停搖頭:“主公,當下我們人力和財力都不足,沒有十年不可能建成這個城。十年建成的前提還得主公地盤、人口、財力不停增加。”
“我計算過,動用50萬人,兩年可以建成此城,而且不僅不會掏空郡守府和徵北將軍府,還會賺錢。”潘勝叉腰,向外散發常人不解的自信。
趙甲想了一會兒,噗呲笑了。他知道自己可能真的錯了,之前竟然以常理判斷建設程序,忘了眼前的主公不是個普通人。
“趙甲,天下最賺錢的不是鹽鐵,也不是馬匹兵器,而是房地產。我們建城的關鍵在於利用大漢民間的財富、、、、、”
潘勝將後世的房地產理論稍微修改下搬了過來。
在新城內外準備建很多勞動密集型工廠,如傢俱廠、製鹽廠、冰廠、衣服鞋子廠、鋼鐵廠等等大小百家,總計需要工人3萬多。將軍府以土地出資招外地大商人建立工廠,讓大商人自己找人建設工廠群。而商人和工人都需要住的地方,城裡10%的房子賣給他們。
東、西市的商鋪由由意願在新城做買賣的小商人集資完後建築群建設,建好後的商鋪所有權是將軍府,但一半免費給出資者使用10年,一半將軍府放出去競拍價高著得。
高檔別墅群建好後賣給世家大族和經商世家、、、
至於建設新城所需要的勞動力,只要給口吃的,要多少有多少。畢竟整個大漢有流民2000多萬。明年秋收後,新開墾出來的幾百萬畝良田收穫,常山郡的糧食會多得好幾年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