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個士兵聚在邊上,都覺得水井裡面有什麼寶貝。

孫堅估計事情不尋常,立刻讓軍士點起火把,下井打撈。

撈起一婦人屍首,雖然日久,其屍不爛:宮樣裝束,項下帶一錦囊。

孫堅開啟錦盒,又立刻合上,臉色沉重:“早年就聽人說過水井是陰陽兩界的通道,沒想到竟是真的。若所料不錯,這錦盒裡面裝的這鬼東西正是陰間之外,見到它的人要麼染病要麼慘死。”

“啊!”所有人的脖子像被掐了下,往後縮了縮。

眼下鬼節將至,陰間之物流入人間不是什麼罕見事。眾人對孫堅的話深信不疑。

“程普留下和我一起銷燬這東西,其餘人退下。親兵營20帳外封鎖,防止邪氣外洩,擅自靠近者殺無赦。”孫堅十分嚴肅,

“諾!”

待眾人離開後,孫堅再次開啟錦盒,將盒子挪到了程普面前。

盒子裡面躺著一個翡翠大印,邊上缺了一角,以黃金補上了。

程普用抖動的手摳出翡翠,翻過來一看,是塊大印,小篆刻著“受命於天,既壽且昌”8個大字。

不,不是大印,是傳國玉璽。玉璽上雕刻的綠龍栩栩如生,張牙舞爪,十分霸氣。

程普立刻將玉璽塞進錦盒,然後環顧下四周,發現親兵營在60米外封鎖、周圍無人,才擦了擦額頭冷汗,緊接著長舒一口氣,慢慢說道:“主公,這是傳國玉璽。這玉是昔日卞和在荊山之下,見到鳳凰在一塊石頭上棲息,就料定這石頭不凡,就將這塊石頭進獻給楚文王。解開石頭,果得一塊碩大的寶玉,取名和氏璧。”

孫堅並不吃驚,當開啟錦盒時就知道這大印是玉璽。

程普看了眼孫堅,又繼續說道:“秦二十六年,秦始皇令良工將和氏璧雕琢為玉璽,丞相李斯用秦篆刻下此八字在上面。秦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風浪大作,舟將覆,急投玉璽於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華陰,有人持璽遮道,與從者曰:‘持此還祖龍。’言訖不見,此璽復歸於秦。明年,始皇崩。後來子嬰將玉璽獻與漢高祖。後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將璽打王尋、蘇獻,崩其一角,以金鑲之。光武得此寶於宜陽,傳位至今。近聞十常侍作亂,劫少帝出北邙,回宮失此寶。今天主公得到玉璽,是天意,是上天暗示主公可當皇帝。董卓後天就要殺到洛陽城了,我們身懷玉璽,此處不可久留,宜速回江東,再圖謀大事。”

孫堅撇撇嘴:“正合我意,明早我們就回江東。我們人馬太少,天子是個燙手的山芋,就把他留給董卓吧。”

“主公英明!今天這水井邊有上百人看到裝玉璽的錦盒,有個事得去辦下,只是——”程普誇完孫堅,就面露難色地抬頭,眼中一抹殺機。

孫堅與程普既是主僕,更是好友,共事多年,自然知道程普的意思是要除掉看到過錦盒的上百士兵。他用手揉了揉太陽穴,艱難揮手:“你去做吧!我懂!”

“謝主公理解。”程普拱手行禮,然後按著劍柄轉身離去。

程普剛走出十幾步,孫堅立刻飛奔過去拉住他,含淚艱難擠出幾個字:“動手麻利點,不要讓弟兄們有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