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勝挺為難的,不知道讓誰去頂罪。

官職太小的,與潘勝不親近的,天子不會答應。符合條件的只有張郃、高順、高覽三人,潘勝又捨不得推出去任何一個。

兩難!

只得將實情向三人如實相告。

原計劃是抓鬮決定誰去頂罪,可不等潘勝說完,張郃就站了出來,跪地嚷嚷:“就我啦!誰也別和我爭,洛北鎮態度兄弟因我慘死,讓我將功贖罪一次吧!”

以前的張郃人狠話又多。現在的他人狠話少,少了朝氣,但依舊喜歡和士兵打成一片,很得基層士兵愛戴。潘勝知道不讓他為大家做出一次大的犧牲,他會一直走不出洛北鎮兵敗陰影,搞不好哪天就瘋掉、徹底沉淪下去。

高順文武雙全,心思縝密,智計過人;但因為是降將的緣故,不合群,對潘勝也更多的是恭敬、盡主僕之道,少了一絲兄弟情誼。為人隨和,但很少主動結交同僚。

高覽喜歡打罵新兵,張嘴就爆粗:“你個慫兵,再踢不好正步,俯臥陳五十。”練出的兵個頂個好樣。

軍中流傳著:張郃狠似狼,高順狡如狐,高覽是瘋犬,給三人分別起了“頭狼”、“黑狐”、“瘋犬”3個綽號。

潘勝同意了張郃的請求,同時讓全軍備戰,天子若只是擼掉張郃或打幾軍棍就算了,若是要殺張郃,龍武衛就翻臉救回張郃、反出洛陽回冀州。

可以讓兄弟做出犧牲,但不能丟命;若連兄弟都保護不了,何談拯救庶民。

天子劉協聽聞冷壽光死了,當著眾大臣的面一屁股坐地上蹬腿嚎嚎大哭。

影帝,表演得真真切,或許他真的對冷壽光有幾絲真感情。10歲不到的老戲骨,放到21世紀絕對可以拿一大堆獎。

楊奉大殿上揭發張郃的惡行,一眾文官目瞪口呆。

張郃囚禁大臣,逼死冷壽光,太尉楊彪建議殺張郃以正國法,同時追究潘勝的連帶責任。

太傅孔融站出來為潘勝辯解,說裡面肯定另有隱情,是不是冷壽光倚仗皇權欺負人才招來此惡果。潘勝是孔融的關門弟子,這個時候孔融就該站出來護犢子,不管這隻犢子犯了多大的錯。

眾臣爭吵起來,大多數人提議殺張郃擼掉潘勝軍職,少數人為潘勝辯解。

天子劉協擦了擦眼淚,抽泣著說:“殺人罪過!龍武衛龍郞將潘勝御下無方,發俸祿半年;張郃免去龍武衛郞將職務,貶黜出洛陽,左遷常山郡元氏縣縣令,即日啟程。”

劉協見潘勝服軟推出張郃頂罪,試探的目的已經達到,斷定潘勝真的受了重傷,也不想真的逼反潘勝,就和楊彪唱雙簧將張郃趕出洛陽。至於拿下潘勝,需要一步步來,先剪羽翼,等潘勝徹底蹦躂不起來了,那才是下手的時候。

搞死潘勝不急在這幾天,下一步計劃已經開始了、、、

潘勝本來就兼任常山郡太守,把張郃趕去常山郡治所元氏縣當縣令,就是用潘勝的東西打發潘勝的下屬,朝廷沒有任何損失,天子還能白得個寬仁的賢明。

天子的如意算盤打得極好!

......

傍晚,潘勝率領龍武衛校尉以上軍官給張郃送行。

詔令已經頒下,張郃必須今日就出發,不得耽擱。

潘勝並不傷心,因為張郃去常山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洛陽大魚太多,潘勝這樣的小魚註定是呆不長久的,張郃先去元氏縣也能給大家打打前站。

預感到洛陽將有大亂,潘勝讓甑宓也跟著出發,連帶著轉移的還有洛北鎮的工廠。

甑家的大本營在中山郡(國),就在常山郡的隔壁,也算是北歸故鄉,因此牴觸情緒並不大。

潘勝哪裡知道:小甑宓是吃王明月的醋了,覺得在洛陽爭不過王明月,準備回冀州等待潘勝迴歸後再奪潘勝;冀州是甑家的大本營,她有信心和王明月鬥上一鬥。

甑宓聰明絕頂,看得出洛陽將大亂,潘勝待不長久的,年前必回冀州。

潘勝感嘆這個時代神童真多。9歲的天子劉協、8歲的孫權、7歲的甑宓,都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神童,既有超出實際年紀的成熟,也有超過大多數40多歲人的聰明。對了,諸葛亮和劉協一樣大,也9歲了,想必也是個神童。

本來也想讓公輸華父女也走的。可公輸晨死活不答應,躲在潘府不肯出門,連給張郃送別都不來,生怕潘勝把她綁了讓人帶去冀州。寶貝女兒不肯走,公輸華只好也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