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識字率最高的群體是士大夫,其次是商人,接著就是軍人了。朝廷規定屯長以上必須識字,可軍人的識字率也不到5%,而且識字的定義是認識100個字,整個漢朝的識字率就更低了、不到千分之一。小乙能識500個字,已是很難得。

潘勝剛開始還詫異,一個上了兩年私塾的人怎麼可能只認識500個字,平均下來一天才學會1個半字,不應該呀?後來才知道教書先生自己也才認識一千多個字,就這水平已經是方圓百里識字最多的了,兩年下來也就教授了一本《論語》一本《詩經》。

潘勝曾經問過小乙姓啥,可他說沒有姓,父親叫阿鐵,爺爺叫阿錘,太爺爺好像叫石頭,哥哥叫小甲,弟弟叫小丙。據說兄弟三人的名字已經是村裡最好聽的了,隔壁幾家的孩子都叫罐子、桑葉、瓦片什麼的。

貧苦人家就這樣,看到啥就起個啥名字。小乙很慶幸他出生時他老爸不是在拉屎,不然非得取名阿屎、茅廁。

潘勝考慮了下,就問小乙願不願意姓“潘”。

本以為小乙會不答應,至少也會猶豫下。畢竟大家都是跟自己父親一個姓的,跟別人姓就相當於認了個爸爸。潘勝並不是想捉弄小乙,亦或是想當他老爸,只是實在想不到什麼姓合適,總不能把《百家姓》背一遍讓小乙自己選吧,再說潘勝也不會背《百家姓》。

沒想到小乙想也不想就答應了,跪地邊哭邊磕頭,喃喃道:“謝主公賜姓!謝主公賜姓、、、”

“怎麼回事,怎麼磕頭啦!要認勞資當爸爸,這、、、這可不行,憑空多個這麼大的兒子,明丫頭不得打死勞資!”潘勝內心嘀咕道,有點懵圈,有點手足無措。想起上前扶起小乙,卻怕真的認下個兒子;不上前扶有怕受如此大禮折壽短命。

“你、、、你快起身!”

“諾!”小乙興奮站起,拱手拜謝:“小的以後就叫潘小乙了。自古以來,能得到主家賜姓的,無不是為主家立下天大功勞、、、”

聽著嘰嘰呱呱一通激動的肺腑之言,潘勝明白了小乙不是要認老爸、只是純粹激動而已,也明白這個時代賜姓是一種榮耀,不是侮辱人的事;真的要認老爸也不必隨老爸姓,像呂布就認丁原為爸爸的時候沒改叫丁布,認董卓為爸爸的時候沒改叫董布,要是他真的改了倒是可以給他起個“小布丁”綽號,至少比“三姓家奴”好聽。

小布丁,多可愛的名字,多好吃的冰棒啊!這夏季這麼熱,能吃口冰多好啊!想到這,小布丁的模樣就出現在了眼前,還冒著冷氣,潘勝哈喇子都流出來了。

“冰棒?製冰?硝石!”潘勝想起了龍門山鄧將軍墓的硝石,嘿嘿一笑。

有硝石就能夠製冰,有冰有奶就能制小布丁。他決定傢俱做好、宅院改好後就派人拉點硝石回來,開始製作小布丁計劃。

“主公,小的也沒姓,請主公也賜潘姓給小的。”過來送茶的二狗看到了剛才那一幕,立刻跪下,磕頭如搗蒜。

“你也要姓潘?”

“請主公成全?”二狗微微抬頭,抽泣著回答。

自從牛大膽死後,他就再也沒哭過,也發誓要像牛大膽一樣血流乾了也不掉一滴淚。可現在他還是忍不住哭了。內心安慰自己,死算個啥,砍頭勞資也不會哭,可有了潘姓,子孫後代也有姓了,死也值得,哭鼻子算個啥。

“好,你以後就叫潘二狗吧!快起身。”潘勝笑著說道。

“謝主公!”二狗立刻起身,抹掉眼淚,變出笑臉。

潘勝準備找個地方畫宅院整改的圖紙,突然覺得潘二狗這個名字太難聽了,得改下,就扭頭說道:“你不能叫潘二狗!”

二狗瞬懵了,像爛泥一樣癱坐在倒地,哭著爬過來,抱著潘勝的腿:“主公,你不能這樣,不能反悔呀!小的就要姓潘。他小乙能姓潘,你不能偏心啊!嗚嗚嗚、、、”

“哪跟哪啊,別把鼻涕哭到勞資褲腿上!你還是姓潘,只是潘二狗這個名字太難聽,給你改名為潘苟二,好聽些!”

“真的?”二狗眼睛亮光一閃,向後跪退幾步,猛地站起。

“是真的!”潘勝哭笑不得地點頭

“嘿嘿!我叫潘苟二,我叫潘苟二咯、、、”二狗嘿嘿一笑,直接跑走了。他害怕潘勝反悔,跑得賊快。

苟二,苟二,狗兒,狗日的。

“噗!”想到提前1700多年把“狗日的”這個詞創造出來,潘勝“噗”的一聲笑了,又覺得竊取抗戰勇士的專利不妥,準備喊潘苟二回來再改下名字,才發現他已經不見了。

“名字、、名字好像有點不妥!”潘勝對著潘小乙說道,想問他下“苟二”該改什麼名字合適。

誰知潘小乙驚得後退兩步,眼珠一轉,也一灰溜地跑了,邊跑邊喊“沒有什麼不妥的,小的就叫潘小乙”,頭也不回。生怕潘勝不讓他姓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