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一流下品(第1/2頁)
章節報錯
很快十天就過去了,袁紹的名聲並沒有如預料的那樣崩盤。
袁紹都做好調動兵馬封城、撲殺敵對勢力的準備了,可幾天不到‘謠言’徹底消散了。
風頭一轉,他也夾起尾巴做人,將洛陽城外埋伏敵對勢力的劍客和鐵甲軍撤回,即使想幹點見不得人的勾當也幹得越來越隱秘。
在洛陽城動武,他自是不願意,外一其他諸侯聯合發難就麻煩了。自己僅10萬兵馬,而袁術有8萬,其他諸侯合起來有20多萬,天子還有5000禁軍,一旦在洛陽城動武難保不會被扣上謀反的帽子,如果陷入混戰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現在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了,冒險火併並不合算。
七天前,兗州傳來曹操父親病重的訊息,曹操哭著向天子請辭,天子準允。幾天前,他就帶著一萬士兵回兗州了,司空府空了,也就沒有爛臉女子繼續過去跪求伸冤了。
太傅孔融、博士孔伷怕諸侯火併危機天子,這幾天早晚帶著一群儒生到處給袁紹正名,每到一地就飲一碗英雄淚,說天子喝的也是英雄淚請大家不要相信謠言。
有大儒正名,也沒有聽說以前喝過英雄淚的達官貴人被蟲子啃死,民眾漸漸相信之前是誤會,有人在刻意抹黑袁大將軍。
月旦評也每天誇讚袁氏家族的英雄事蹟,宣揚袁紹怎麼聚集18路諸侯討董,怎麼帶入打敗呂布攻破虎牢關,怎麼救回天子......總之,天下英雄做到好事能加到袁紹身上的都加了。
隨著渤海齋關門,許攸被拉到菜市口打了30大板,大多爛臉的女子得到金子感動流淚,少數幾個爛臉的女子失足落水淹死,十幾個傳播‘謠言’的劍客被殺,沸騰已久的洛陽徹底平靜了。大將軍袁紹的聲望更勝從前。
潘勝也感到一絲慶幸,如果袁紹身敗名裂發瘋,恐怕第一個倒黴的就是自己。
這日深夜,他正在宓凡軒院子練劍,甑宓和王明月則早早休息了。
十多天前,帶二百突擊隊甲士運輸原料回城,路上與埋伏的三千鐵甲軍一通廝殺,感悟頗多,總覺得又觸控到了一絲武學奧妙,可具體是什麼卻說不出道不明。
這幾天過於緊張,總擔心袁紹突然帶兵殺過來,也就沒有深究下去。
自從詠《破陣子》悟出兩道劍勢之後,潘勝時常詠其他大氣磅破的古人詩詞舞劍,以求再窺視到幾道劍勢。可三個月過去了,一無所獲。
辛棄疾能文能武,像他這樣的遷客騷人太少了,恐怕他是藏武學於詩詞歌賦的第一人。
潘勝並沒有多大失望。因為即使其他詩人詞客藏武學於作品之中,自己也未必能夠窺見,任何事都要機緣。能與辛棄疾隔空交流武學一番已是上天垂憐了,《破陣子》已經流傳出去也不見其他人悟出半點武學,可見萬法皆是緣,強求不得。得到得珍惜、感激,得不到莫強求、失望。
那天看臨海殺袁紹的鐵甲軍如砍瓜切菜,十步殺一人,脫劍膝前橫,甚是瀟灑;二十招不到就打退顏良、文丑的聯合進攻,真是了得。以前也見過呂布這樣的極品戰將打鬥,可感覺完全不一樣。呂布注重力量,招式爆發力強,霸氣有餘而瀟灑不足;而臨海動作飄逸,善用巧勁,劍客的快準狠體現得淋漓盡致。
當時,潘勝看得氣血翻滾,腦中總是閃現李白的那首《俠客行》,很想找個地方飲酒隨意舞劍,拋開一切煩惱。
一陣風吹來,他隨風右斜,“鐺”的一聲清脆響起,拔劍立地支撐。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
喊出幾句,像不倒翁一樣左右晃動,每次頭都要碰到地上了,可壓彎的劍一彈直又起身站起,不停反覆。
左手伸出兩根手指狠狠下劃,一片樹葉分為均勻兩半,右手持劍在背後,半腳站立:“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
很快一首《俠客行》唸完,劍也舞畢,收勢調整氣息。只覺胸口一股氣息不受控制胡亂翻湧,從關元湧到天樞,又湧到紫宮穴,又回到關元。
很是痛苦,如萬千螞蟻啃食經絡。
如果所料不錯,應該是要突破到一流境界了。只有將氣息運到神庭,再從人中吐出,才算成功。
一流武力與二流最大的區別在於對氣力的把握。二流最多將氣力提到胸部就不能再往上了;而一流則可以運氣力到頸部,氣力可重可輕,可以短時間內調解身體各部重量,從而完美控制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