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拜入孔融門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急不急!你再思考會!”孔融面色和藹。
在他的眼中,眼前的少年在詩詞領域已經表現得驚世駭俗了,試想誰能半炷香內作出《破陣子》這樣大氣磅礴的詞,反正自己是做不到,想必普天之下也沒有其他人能做到。第二首卡殼片刻,算不上事,難道他是餓啦?要不先喊他吃飯?不不不!不能打斷,一打斷就沒有狀態了,還是先等他想好最後幾句再次吧!
看來只能說漢朝之前的事,上古三皇五帝已被神化也說不得,因此只能說夏商周秦。為了不讓夫子覺得自己狂妄過度,潘勝決定說春秋戰國的君王。
思索一番,慢慢說道:“惜戰國七雄,略輸文采;吳越君王,稍遜風騷。一代天驕,冒頓單于,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好!好!好!好一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先過來吃飯吧!邊吃邊聊!”孔融朝著潘勝招手。
潘勝剛才吟著《破陣子》舞劍時,突然發現自己隨心所欲使出劍法很是流暢,極其連貫,如滔滔江水連綿不覺,執行氣力很是輕鬆,內心也極度平靜。這種感覺以前從來沒有過。
記憶中,自己跟著義父學習了六年多的劍法和槍法,可發招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一氣呵成過。剛剛舞劍時,感覺摸到了點什麼法門,但又不確定,這感覺很是奇怪。
握著筷子當劍比劃了幾下,又找不到之前的感覺了。
“文凡,你對當下局勢怎麼看?”
吃著吃著,孔融突然丟擲這麼一個話題。
“不怎麼樂觀!聯軍各諸侯各懷心思,即使真的從董賊手中救回陛下,我大漢的危機依然無法解除!恐怕——”
潘勝不敢也不想告訴孔融大漢沒救,骨子裡爛透了,天子也救不回來的,諸侯割據的時代要來臨了。
“恐怕什麼?速速道來!”孔融放下筷子,嚴肅地盯著潘勝。
“恐怕救回天子聯軍諸侯也難以安置,尾大不掉,畢竟像夫子這樣不貪戀權力的人不多!”潘勝苦笑,一個馬屁拍過去。
“可有什麼辦法挽救我大漢?”
“待贏回天子後,循序漸進改革,外儒內法,重視黎庶,處理好土地問題,或許可以拯救我大漢。”
“有點道理!外儒內法老夫可以理解,可為什麼要重視黎庶?這可是世家的天下!士族才是根本!”孔融臉色複雜,難以捉摸陰晴。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孟夫子也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哈哈哈!不錯,難得你還是個明白人,知道黎庶的力量,我大漢要是有一成官員能明白,也不至於糜爛成現在的樣子!”孔融滿意地點頭笑道。
過了一會兒他又問:“小子,處理好土地問題是什麼意思?”
看來這孔融不好糊弄啊!本準備用幾句不痛不癢的空話敷衍一番,隨曾想他居然想繼續深究,看來也不是個讀死書、死讀書的夫子啊!N
算啦!讓我潘勝用21世紀曆史書上的標準答案來回答他吧,堵住他的嘴,等咱吃飽了再接受第二階段的考較,再這樣問下去還怎麼吃飯?這大冷天的,肉羹都涼啦!
回憶了下高中歷史,潘勝一本正經:“就是防止土地兼併!不能讓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黎庶沒得地種就只能受地主剝削,哪裡有剝削哪裡就有反抗,天下之亂多源於此!”
“有道理!好一句哪裡有剝削哪裡就有反抗。可否透過均田和限田的措施防止兼併!”孔融說道。
“不能!天災人禍會使農民賣掉手上的田畝,故而即使均田也最終會變得不均,土地朝少數人手中集聚。限田或許有一定效果,但隨著人口增長,每個人手上的田會變少,當無法養家餬口時一樣引發暴亂!”
“你有什麼措施!”
“一是土地公有,國家較低價格租給農民;二是興修水利,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三是國家向外擴張,輸出多餘人口!”潘勝學者高中歷史老師的樣子,結合《百家講壇》的內容,將方案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