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也算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不管多爾袞是在關外,還是在真正歷史上的入關之後,無論後來的文書上如何洗刷,都抹不掉建奴的所作所為。

對於這樣的人,如何懲治都不為過。

“讓人看著點,別讓他死了,遠北的礦還要人挖呢。”

陸舟簡單的提醒一句,便不再多看外邊的情景了。

這時,他又忽然對著烏拉說道:“既然多爾袞已經被捕,朝鮮國也光復了,朕也該履行承諾......你跟二孃的婚事,這個月就辦了吧。”

“皇上,這......這多不好意思啊。”

烏拉不好意思的撓起了腦袋,又低聲細語:“既然這樣,那就謝主隆恩啦。”

......

半個月後。

烏拉跟杜二孃的婚事正式開始籌備了。

杜二孃也被從朝鮮島召回了北京城。

由於烏拉是追隨夏皇最久的部下之一,作為夏皇的心腹,烏拉的婚禮籌備得極為隆重。

草原上的朋友提前半月就來了。

甚至還包括山林中的野人女真,遠北陸莊的馴鹿部落......草原邊緣的諸多小國,全部都一一派來了代表。

這些人在靠近北京城的時候都坐上了火車,由夏朝統一安排入城。

在烏拉的婚典上,夏皇還特意批准了使用汽車迎親,這還是在夏國曆史上的首次,一時間好不熱鬧。

“皇上,我們該走了!”

兩個月後,烏拉跟杜二孃告辭。

夏皇給他們在北京城辦的這場婚禮令烏拉兩人終身難忘。

可烏拉跟杜二孃身上還肩負著一個重要的責任。

那就是在遙遠東邊的朝鮮半島。

在那片中原王朝從未納入版圖的國度上,陸舟需要一個絕對忠心的人去代理管轄的權利。

而這樣的情況下,烏拉跟杜二孃是最佳人選。

除了他們夫妻兩,陸舟也暫時想不到派誰去更合適了。

“端著一年,慢則兩年半,等從京城的鐵路修到朝鮮島,中原對朝鮮島的把控加強,你們就可以隨時離開朝鮮半島了。”

陸舟拍了拍烏拉的肩膀,隨即目送著依依不捨的兩人離去了。

......

第二年初春。

夏軍的戰船已經登上了東番島,從傳回來的戰報來看,島上的西洋人已經初具規模,但是一些重要的城池沒有被佔據。

夏國軍人在東番島上經歷了數次生死戰爭,總算是控制了島上全境,自此一來,夏國就已經算是控制住了所有原本南明的土地。

大明王朝,已經是徹底的亡了。

而此時,在中原的西南,成都府周圍的田地改革計劃初見成效,在夏國人先進的耕種技術加持下,不斷的有蜀地山野百姓放下武器,心甘情願的出來做個良民。

畢竟有田種,有飯吃,誰還願意在山中當土匪呢?

這時的張獻忠很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