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又一年初雪。

夏軍入京已是過了第二個冬季。

這一年的冬季也是極有意義,北京城通火車了。

本來按照工業部的計劃,北京火車站開通第一趟列車,是要放在明年開春來進行的。

可是徐光明來到京城之後力排眾議,覺得鐵路修建好了之後就應當立刻通火車為好。

更重要的是,徐光明對夏國的鋼鐵質量極有信心,從北京城到關外的鐵路蜿蜒曲折,可也好歹是在平緩的地勢上修建。

鐵路鋪設沒有問題,蒸汽火車頭也造的愈發成熟了,那麼就可立即通車了。

除非是下大雪的天氣,火車通行完全沒有問題。

而之所以這麼做,也是為了展現夏國當前的工業實力。

這一日。

寒風刺骨,北京西城卻異常熱鬧。

西座火車站建成了,粉飾一新的牆體,高大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內部寬廣得就如同一座掏空的大山。

牆壁上還有著許多高大的玻璃窗,號稱是夏皇親自監製的......

京城的百姓站在火車站外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整個車站主體,自從草原上的“工程師”們帶著勞工進京,不過一年的時間就建城了。

而現在除了火車站,北面方向多了一條鐵道,從京城一直延伸到遠方。

按照先前的數次通車測試,從京城到遼東只需四日時間,十日內便可直通草原腹地。

這樣的速度在明廷統治時期是完全無法想象的,有了這條鐵路,奴兒干地區就再也不難統治了,甚至還可以輻射朝鮮國......

陸舟到達火車站時,徐光明早就主持好了通車儀式。

現在的京城鐵路主要還是對朝廷使用,不做民眾開放,所以今日來圍觀的百姓不是很多,他們並不知道夏皇會出現在火車站。

而且這段時日總有火車頭在鐵軌上來回測試,北京城內的百姓也不似先前那麼震撼了。

可儘管是這樣,在火車站周圍,甚至郊外的鐵道上,還有不少人整日守在鐵道旁,等候火車經過,來一飽眼福的。

陸舟在侍衛的護送下,登上了一截加密車廂,整個火車車廂只有五節,因為今日是夏皇檢閱的緣故,整列火車也是開得極慢。

“皇上,鐵道有一部分是經過城區的,也可看下京城的改建情況!”

徐光明指著窗外說道。

陸舟看著窗外的變化,也是極為驚歎的,哪怕整座北京城的規劃,他也有親自參與在其中,可看到實際景象變化,是難免感慨。

夏國人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科學基礎,再加上中原百姓本就勤勞,短短一年半時間,就讓整座京城大變了模樣。

甚至城內的主幹道都已經換上了水泥路.......可見的道路上還有許多嵌入水泥道的鐵軌,這些鐵軌是為了防止鐵皮馬車壓壞路面,專門用來給車架行駛的......

這樣的鐵軌,若是等內燃機車造出來後,還可以有另外大用。

再往遠處看,不少署衙官邸都變成了高樓,隨處可見正在搭建的腳手架。

這樣的景象,一直到了京城郊外才有所改變。

出了京城,又是如同另外一個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