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貫通全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鐵路的鋪設工序,只要有完整的施工方案,以及足夠的監工即可完成。
只要不刻意選擇崎嶇地形路線,就不會太難修建。
所以從京城到草原的鐵路修建,並不是從最優的路線修建。
火車從北京城開到科爾沁草原上就要整整七八個日夜,行程足足比後世的綠皮火車慢了好幾倍。
可儘管如此,鐵軌的龐大運送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以前想要把重型火炮從京城運到關外至少要月餘時間。
而現在,只需不過七天,京城生產的最新武器就能拉到草原上去試射。
還可以運送大量糧草……影響意義深遠……
......
京城以北,遼東。
自從夏軍在遼東橫掃清軍,也已經過去了近兩年時間。
遼東各地的統治穩固,同時大部分與清廷相關的人都已經被髮配到了遠北修建鐵路了。
夏國並未實際釋出過針對建奴平民的壓迫政令,可奈何遼東地區的百姓受到建奴壓迫許久,外加清廷遺留下來的人口都是獵戶出身,對著遼東地區的穩定有很大影響。
以至於在夏國光復遼東後,部分夏國人開始幹起了驅役建奴的勾當,有一些建奴部族的平民,白天出門時突然被蒙上了頭,到了再睜眼看到光亮時居然就到遠北了……
沒辦法,遠北的鐵路建設實在太需要人了,還有死亡風險……
在遼東漢人的地位得到了本質性轉變,再加上夏國奉行的是多部族政策,草原上與山林間的各部族樂於接受漢化,生活上已經趨於穩定了。
只不過,再偏遠些的朝鮮半島,還有人時刻想著找夏國人復仇。
在夏軍全力解放中原的這段時日裡,多爾袞率領著清廷殘部,成功的在朝鮮種上了農田。
而至於那極少數死忠建奴,跟隨而來的漢官,早就活得不成人樣。
在建奴生活好的時候,還能有些肉吃,如今清廷破滅,漢官們只能下田插秧了。
而比漢官更慘的,還是朝鮮南部的平民百姓,生活早已經是水深火熱,甚至是生不如死……
多爾袞聽聞夏軍要在今年凜冬來臨前奪下漢城,於是就大批驅役朝鮮百姓,大肆修建防禦工事。
要知道,在朝鮮的土壤上建工是極不容易的,況且還沒有充足的工具。
那些衣衫襤褸的朝鮮百姓,被抽中去做勞役簡直可以說是死路一條了。
而多爾袞是全然不會顧忌這些的,他只想儘快攻打回遼東……至少也能奪回建州衛。
漢朝,偽清皇宮。
多爾袞身著皇袍,麾下是清廷的殘兵將領。
在身旁,還有著一位同樣身著淺色王袍的男子,一臉諂媚的微笑。
此人本是朝鮮的南部大臣,名為樸成元,在清軍入了漢城後主動投了多爾袞。
要說這朝鮮王朝的人硬氣,向來骨子裡看不起建奴,可是對於半島南部的人來說不是如此。
自從數十年前,建奴作亂以來,主戰的都是朝鮮北部的將領,對於南半島的人來說,骨子裡的傲氣就沒有那麼的硬了。
從萬曆年間豐臣吉秀打朝鮮時就能看得出來了,南部的人,誰拳頭大就認誰做爹。
當下也是如此。
樸成元為了對多爾袞表忠心,可是認了建奴做乾爹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