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田地之策(第2/3頁)
章節報錯
“宋愛卿,若是還有建議,儘管說出來!“
陸舟繼續鼓勵,宋應星說的話對他胃口,不過看宋應星的樣子,話應該是還沒有說完的。
“諸位同僚,若是從更大的格局上看,蜀地的田地、農桑、水利,只不過是一時之利。
大家請看地圖……“
宋應星說著,又命人取來一張巨大地圖。
這是農業部用來標註天下農耕分佈的。
這副地圖巨大,專門命了八名侍衛從農業署抬到了議事大殿,鋪在整個大堂內,足夠一圈人圍著看了。
宋應星則是小心翼翼的趴在地圖邊緣,指著蜀地的一隅,說道:“蜀地西北可控西域,再往西南其實還有廣袤疆土。
發展好蜀地,再往四方輻射,那麼西蜀將不會再是中原王朝的終點。
而是另外一個起點……
田地,人文等皆要發展起來,人口也不得過少,才能以此為轉折,統御更多疆土……”
“不錯,宋愛卿此話甚得朕心意!”
陸舟緩緩的點頭。
也同在這時候,整個沉默許久的大廳一片驚歎。
原來,在西蜀之外還有土地。
這土地還如此遼闊?
遼闊到能一直通向嶺南那邊的小國,更遠方還有廣袤的大海……
在更遠的地方,還有遼闊的大海……
眾人順著宋應星所指看去。
那浩瀚的海洋,就是後世的印度洋了。
如果不是宋應星從中間以一條路線串聯,那麼遠在內陸腹地的天府之國,是怎麼也跟印度洋聯絡不到一起的。
只是對於夏國來說,關聯在一起就極為可能,夏國人可以開闢一條道路一直橫穿雨林,控制整個印度半島。
甚至不需要夏國怎麼大力去開拓。
宋應星這副地圖也是根據文書記錄繪製而來的。
從蜀地對外連線的道路自古就有,每逢中原經濟文化水平繁盛後都會興起,這條道路也就被稱之為“南方絲綢之路“
以蜀地的富庶來貫穿整片東南亞…..
成都是南絲之路的偉大起點。
自先秦以後就是南方絲綢之路的始發地,大量成都生產的絲綢、茶葉、鐵器等透過“蜀身毒道”,經今雲南進入緬甸,然後抵達印度……
這條古道始於先秦、盛於漢唐,它溝通了南下出中國境至撣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再到身毒(印度)的民間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