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排氣衝程:活塞升起,將燃燒過的廢氣透過排氣門排出氣缸,輸出動力,形成一個運動週期......

現在研究院裡的內燃機是可以運動,但最關鍵的是引燃問題。

用石油提煉出來的汽油,燃燒起來是要比蒸汽動力更大,原理上大家都懂,但要完全實現卻是很難。

為此徐光明等一干大匠分工合作了許久,現在堪堪是進入了最後一步。

徐光明很快就捕捉到了關鍵點,同時說道:

“讓燃料吸入氣缸容易,可點燃卻很難,這要是在以前就是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務。”

老張頭在一旁忙不迭的點頭,隨後又取出了另一個錦囊,裡邊是陸舟的又一道聖諭:“按照皇上的說法,是可以用火花塞點燃。

就是利用磁生電的原理......”

按照圖紙內的設計,內燃機運轉後會帶動汽缸內部的一個小磁圈,產生電流。

而這個電流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產生電壓來刺激機械縫隙,形成火花,,點燃氣缸中的燃料。

這樣的設計完全是可以實現,但要是大膽的想到卻是不容易,再加上需要設計得極為巧妙。

徐光明等人商議過後,紛紛感嘆著聖上睿智無邊,想來是每一步都考慮到了,否則單靠一步一步摸索,每一個關鍵點都要卡上個一年半載的時間......

一行人說做就做,邀請來發電機的研究人員共同來打造這最後一步。

又是過了半月之後,一臺頗大的內燃機徹底組裝完畢,在冰雪融化初始,被退到了室外。

內燃機的周圍都聚滿了研究人員,張一蛋走到了機器的側邊,裸露出來的輪齒邊上是有個圓孔。

圓孔邊上,是一個類似於“鑰匙”一般的大搖柄......

內燃機在未啟動之前,火花塞上是沒有電的,沒有電燃料就無法被點燃,這就需要外力旋轉搖柄驅動內燃機啟動。

就如同後世,20世紀的一些老式卡車,在啟動時候也要外力搖動轉柄,就是這個道理。

張一蛋拍了拍手,憋足了力氣,將轉柄越搖得飛快,隨著一陣陣“噼裡啪啦”的排氣聲,張一蛋忽然猛地一拉。

轉柄從內燃機上拔了下來。

連續轉動的聲音越來越快。

內燃機的煙囪先是排出一連串的黑煙,隨即整臺機器發出了轟隆隆的聲音。

徹底自行運轉了起來。

整個操持周邊都是充斥著煙油的刺鼻味道。

圍觀在邊上的徐光明更是被燻得一臉漆黑,卻止不住的微笑,露出了滿口的白牙......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