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的將領大多都是北方人,並且都是平民百姓出身,對於南方瞭解甚少。

只是當下從地圖上看,大明朝廷在南方的疆域竟如此遼闊。

而且明廷還經營多年,想來應該是極難攻克......就算攻克下來了,還有一堆的官僚階級難以處理。

歷史上的情況還真是如此,崇禎皇帝死後,明廷在長江以南的底蘊還極為龐大。

完全有調集百萬兵馬的實力。

連陪都還都是現成的。

那邊是原明朝官僚最集中的地方。

可偏偏還就因為是這個原因,讓南明王朝死得更快......

加之南明王爺的騷操作太多,騎在百姓頭上拉屎就算了,還有心情大選江南秀女,每日享樂......

完全扶不起來!

就陸舟所知,眼下送來聖旨的這位福王,是朱常洵的兒子.

後來朱常洵被李自成燒死,稀裡糊塗繼承上的藩位。

崇禎皇帝死了之後,流亡江南,又稀裡糊塗登上了皇位。

只是此人沒什麼雄才大略,完全只繼承了其父王心寬體胖的特點。

當做傀儡卻是很合適。

由此可見南明大臣們的嘴臉......

“明廷餘孽是不好清繳,但攻打起來也絕對不會那麼難。

就我的考慮來看,南明選福王繼位,內部定然混亂。

等過了這個冬天,指不定還會相互攻伐。

先做騷擾,過段時日再全力出兵不遲......”

陸舟平靜的說道,對於南面來講,最好的方式還是先派探子渡江。

明北的情形夏國熟悉,可江南諸地陌生,有些情況還需要水戰。

在沒有大明降將引路的情況下,很難找準路線進攻。

諸位將領點頭領命,可過了許久,才有人想起南明“聖旨”上的內容。

“那麼殿下,南明既然向我們討要太子,不如......”

有人說著比出了個抹脖子的動作,想來是要把朱慈烺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陸舟看著眾位將臣的表現,也只是搖頭苦笑。

在外人看來,福王朱由崧是忠君為國,一上了任不是立馬穩住皇位,反而想念起了生死不知的侄子朱慈烺。

要不是陸舟知道朱由崧在歷史上的騷操作,還真的是信了。

這傢伙比誰都想當皇帝!

反抗他的南明將領全部坑死不說,金陵城內,只要誰敢說是大明太子朱慈烺,立馬就先關入死牢。

打一頓再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