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李自成的逃亡(第3/4頁)
章節報錯
“也是!”
父女兩人連連點頭。
兵災疫病肆虐多年,誰還再管什麼名分......
......
紫禁城。
陸舟騎著汗血寶馬出了皇宮,本來是想四處轉轉,可又偏偏被禮儀官攔下。
天子只能走正陽門,除非是微服私訪。
無奈之下,只好又調轉馬頭,往南面走去。
路上剛好遇見防疫歸來的烏拉,過來稟報道:
“京城內的情況很是混亂,居然跟最初的陸莊一樣髒。
有死了人也不敢運出去的,就直接把棺材停放在家裡......”
烏拉一口氣說了許多事情,想來是個好管家,每到一處地方都能有主人翁意識。
陸舟還想出去檢視情況,烏拉就已經把京師基本情況摸了個遍。
“那當下情況呢?如何解決?”
陸舟更想要的是結果,而不是情況過程。
“五城兵馬司已重新啟用,同時在各大街道間增設了所謂的警局......
京城內外抽調了三千兵馬布控,倒也還能維護起秩序!”
烏拉學習了些書本知識後,說話也變得有條理。
陸舟滿意的點點頭,看來手下人做得還可以。
這時眾人已經走到了正陽門北側,許多工人正在重建一道牌樓。
此處之前就是“大明門”。
後續每次換代都改變了稱呼,在清時稱之為“大清門”,清滅後又稱為“中華門”
而現在是大夏門,是為了呼應將要到來的登基大典。
陸舟在此矚目許久,出了正陽門後,又在內城裡巡視了一番。
京師以後要修建的場所還挺多,工廠、火車站、新式兵營這些也統統得有。
同時,因為先前根據地是在草原,城垣還得要往北面拓展。
而好在的情況是,當陸舟出了正陽門後,就見到了建設部的人已經召集到許多人手。
人口密集的中原就是有個好處,哪怕是京畿的勞力能夠調集三分之一,就已經是個很可觀的數字了。
在充足資源的情況下,建設速度大幅加快,同時也不會影響到對外用兵。
“崇禎皇帝先前召集的十幾萬青壯,其實到任的沒有一半。
李闖走得太倉促,現在反而是便宜了我們。”
烏拉指著外邊的青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