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紫禁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順國轉瞬即逝。
宣大府。
夏國自從大勝闖軍後,就一路秋風掃落葉,看似強橫的大順國極速收縮。
在山西與京畿一帶,很難再見到有頭裹方巾,身著長褂衣甲的起義軍。
而與此同時,留下的是滿目瘡痍。
“殿下,該啟程了!”
太原城外。
陸舟方才剛剛視察完民情,葛三刀派來的將領就興沖沖跑來報訊。
劉宗敏的三十萬大軍已破,接下來就只等著進入京師,統御萬疆!
只不過,陸舟的龍虎軍還未整頓完畢,前方又傳來了急迅。
烏拉帶著大軍已經攻破京城,就等著陸舟開赴入京了......
而這時,葛三刀的軍隊才剛剛接管往宣府,看來李自成的兵馬絕對沒有做出抵抗。
否則僅僅數十日的時間,有充足兵源的李自成也不會敗得如此之快。
“看來是李闖早就沒有留守京城的打算,前方軍將來報,大明京師已經被毀去過半。
只剩下一座廢城了.......”
許三拿著奏報感嘆道。
說實話,大明京師對於從陸莊走出的人來說,沒有過大的吸引力。
夏國腹地現在有歸化城,還有天月城等等。
這些都成為了塞外明珠城市,並且連通四地,有基礎的現代設施,流動人口也可觀。
再反觀明北這片土地,經過十數年的動亂與搶掠,繁華不再,最多就只剩下了大片陳舊的古建築。
所以對於夏國人來說,中原大地有別樣的風光,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可要是談及各方面的發展,或許還不如塞外......
更何況夏國幅員遼闊,紮根遠北統御萬疆,囊括的民族也是極為多元化的,只要鐵路一通,將會融合出來一個徇爛國度。
大明京師的政治意義大於城建環境,拿下此地是為了更好的控制人口。
“說是廢城怕有些過,但京師剛經過大疫,城內百姓十不存一。
各方的官紳又被搶掠,今年江南的供應一斷,想來應該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陸舟點了點頭說道,同時也做好了治理明北的準備,畢竟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時代想要從頭推倒再來一遍,談何容易?
“都怪李自成,將北京城禍害了個精光!
沒給我們留半點好處!”
周圍的幾位將領罵道。
根據目前的情況看,烏拉奪得田見秀的秘銀,只不過是為了防止流寇死灰復燃。
而夏軍又不同於李自成。
夏國不能矇蔽與百姓,是奔著治理天下而來的。
接下來想要好好重建明北的話,怕得是要從塞外輸送大量銀錢物資。
但罵歸罵,眾人的步伐絲毫未曾停歇,出了太原府就進入宣府。
經過這段時間葛三刀的動員,沿路就已經有了零星百姓夾道歡迎。
這些都是在兵災中殃及的百姓,後被夏軍收攏救下。
夏國人對待百姓從來沒想過利用,安頓下來也沒有必須從軍打仗的說法。
再加上每駐守一處的治安穩定,夏國的軍隊素質也高,與先前過境的闖進比起來,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