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民百姓喜迎闖王的到來,崇禎皇帝在宣府的佈局直接化為泡影。

朝廷的將領直接不戰,投降了,人口和裝備全部送入......

不過還是事有意外,李自成的大順軍正享受著百姓的愛戴,遠處卻傳回了山海關告急的訊息。

山海關不是大順軍把守,是大明朝廷的命脈,而李自成此時卻慌了。

大明朝廷的東西同樣也他李自成的,夏軍兵馬突然襲擊山海關,擺明了是要對京畿有所企圖。

吳三桂他早就聯絡過,只是價格還未談攏。

“傳令信使,封吳三桂為大東王,駐守山海關!”

李自成直接連流程都不走,為了招降吳三桂,條件簡單粗暴。

“召集各路兵馬,即刻入兵京師!”

各方兵馬立即行動起來,許多原本還在宣府各地尋樂的闖軍,也立即聚集起來。

而李自成在進入宣府之後,竟不知用了什麼手段,四方的流民再次聚集了起來。

有些地方的人被殺光了,有空餘的土地,就分配出來給將兵,好讓闖軍有盼頭的賣命。

數十萬的闖軍浩浩蕩蕩。

大明京師是李自成最後的目標,絕對不允許出現意外。

而此時。

京師。

崇禎皇帝已經數夜未睡,朝廷徵天下兵馬勤王,可京畿以外的兵馬無法調集,只好又把目光放在了京城之內。

大明國都的官紳豪族眾多,召集京勳戚官們捐助些餉銀倒也還能挺過一段日子。

“皇爺,兵災將至,京畿內的人口進入京師,現在京城的男丁,同樣還有十八萬人!”

駱養性走入大殿,對著皇帝稟報。

這段時間以來,殘餘的錦衣衛成為了崇禎帝最後的依靠,在山海關告急後,朝廷就徹底沒有了可以指揮的兵馬。

大臣倒是挺多的,每天上朝都是烏泱泱的人影,可出謀劃策的沒有,領兵打仗的更是稀缺。

無奈之下,崇禎皇帝只好想到了捐響的方式,以此來召集一拼青壯,死守北京城。

“十八萬人......”

崇禎皇帝反覆的踱步,一番計量之後,又是問道:“十八萬人不少,各戶官紳的捐響又有多少?”

駱養性猶豫了一會,可還是說道:“皇爺,京城內的官紳傾囊相助,四百餘戶人家,總計捐餉四十萬兩。

平均每戶出資千兩白銀,都已經是掏空了家底,再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