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了!動了!”

有人低聲呼喊。

在馬達與發電機之間,完全沒有轉動裝置,中間只是兩條電線。

可是在一陣火花閃動後,遠在數米外的電機馬達也轉動了起來,這樣的情形讓所有人驚歎。

以前的試驗中,電動機也有過些許反應,可沒有這麼流暢,宋應星把腦袋探過去,聽著這聲音不大,明白這就是王上口裡所說的,磁場對電力的受力作用。

最近半年的時間裡,夏國的大學都逐漸引進電力與磁場力的概念,並且有發電機的模型供人學習。

“殿下,這電機的動力或許不如蒸汽機,但勝在便利,而且噪音小。

要是鋪設上電線,或許有其他用途。”

宋應星思索著說道。

國內一直在摸索建設所謂的流水線工廠,可是要做到基本的自動化,光有蒸汽動力可不行。

這電動機或許能有些作用。

“嗯,不錯。

但說到電線,當下的鋪設情況如何了?”

陸舟接著詢問。

其實他做電動機是一時興起,主要的任務還是要把電路設施給佈置好,這樣在通訊和成產方面才能有更大便捷。

不然鼓搗出這電動機也不能充分使用,陸舟還想著,明年夏天或許能用上電風扇。

“已經佈置好了一條線路,就是不能鋪設過長,容易漏電。”

宋應星如實答道。

“具體是有多長?”

陸舟詢問,電線這事去年就提了,可是在發電機的功率方面又摸索了好一段時日。

加之沒有塑膠封膠,現在的電線完全是用滌綸與紗布纏繞,時間久、碰上惡劣天氣的話容易潮溼入水。

短距離的佈線倒還好,如果要是遠端架設電線的話,就還比較困難。

陸舟只能是定好幾個方案,讓研究院的人去逐步摸索。

“最遠能連到兩裡外。

陸莊現在那邊已經佈置好了,聽徐光明來信說,他們能在兩裡外的地方,讓電燈亮起來。

現在電燈也能使用了,就是每半個月得換......”

宋應星又解釋了一番基本情況,就是在兩裡的範圍內,電線一個月下來損壞的情況不超過三次。

這樣的質量還是基本可以接受,畢竟現在電力的功率不能控制穩當,初期的電線肯定會有各種燒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