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進兵朝鮮,是為了徹底壓榨這片地區的資源,好讓前線的清軍,能有足夠軍備抵抗夏國。

清軍在遼東失去了所有的基本盤。

清國殘兵破罐子破摔的情況下,最終的受害者只能是後方懵逼的朝鮮國百姓。

而女真部族在二十多年前,就習慣於進入朝鮮擄掠百姓,當下行動是輕車熟路。

漢城即是後世的首爾。

從洪武二十七年,朝鮮太祖李成桂統一全境,後邊的兩百多年間,漢城一直都是朝鮮都城。

當下的漢城可謂是歷經風雨,清軍第三次來襲,漢城內的官將全然沒有抵抗意志。

就算是知道了皇臺吉身死,大清國破滅,依舊沒有硬挺起來的勇氣。

此時的朝鮮都城內,主要是剩下南部人口。

北方原本主戰的大臣,好戰的百姓,基本上都在遼東勞役,或在混亂中被暗殺。

剩下南部的這些朝鮮官吏,有種奇怪的個性,向來喜歡逆來順受。

不管是幾十年前的萬曆朝鮮戰爭,還是兩百多年前李成桂推翻前朝統治的過程,都是統一的牆頭草。

誇張到什麼程度?

如果有敵人入侵,朝鮮南部的郡縣,通常是不會進行守備的,當年倭寇來的時候,私下裡準備易幟的郡守不在少數。

誰的拳頭大誰就是爸爸。

南部這一片地區,不會有過大阻礙。

通常只要把北部地區搞定就是大功圓滿。

南部的人大多都是些軟骨頭,幾乎不用考慮在威脅範圍內......

而當下的多爾袞也是如此,朝鮮國北部的大部分關卡都已經廢弛,清軍再無阻礙,一路奔襲到了漢城。

可漢城的大門已然全開......

多爾袞心頭長舒一口氣,要想反夏復清,光靠在山林中打獵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還是得種田。

朝鮮可以作為大後方,多爾袞打算將殘存的清國朝廷給搬過來,有皇臺吉留下的班底,清軍照樣能夠有長足發展。

“皇上,您可算是來了!”

賈魯達一路小跑著迎接而出,後方還跟著十幾名朝鮮南部官吏。

李氏朝鮮的官職稱為兩班,仿照中國分為正從九品,由正一品到從九品,共計十八品。

朝鮮王朝的官職還是極為健全的,除了內廷供奉,還有諸多部門機構。

但現在稀稀拉拉,分明是順服多爾袞的朝鮮大臣不是很多。

有些人還只是在觀望的態度。